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31日 星期二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济南“四新经济”复苏逆势而上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31日 04版)

        【抗疫复工两手硬 这些地方这样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数字产业、智能产业、云端经济等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形态加速发展,对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济南市近年来加大培育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支持企业和机构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加快推广应用,促进新动能加速崛起,一批逆势而上的新动力企业崭露头角。

    互联网医疗成生力军

        为满足疫情期间居民购买口罩的需求,济南市政府联合漱玉平民连锁药店推出防疫物资实名线上预约系统,其中的口罩预约在高峰期平均每分钟的访问量达到50万次,累计预约口罩700余万只,有效缓解防疫用品配置紧张的问题。山东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用40小时便开发出这一系统。

        除开发防疫物资预约系统以外,顺能网络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山东省内160余家大型医院提供了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将智慧门诊、智慧住院、智慧医院办公等产品成功应用到相关医院官方平台,特别是疫情期间开发了线上发热咨询互联网门诊,实现远程视频问诊。“大家可通过线上发热门诊进行咨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去医院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山东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良全说。

        疫情期间,大部分定点医院关闭了日常科室,许多普通病痛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于是,远程会诊、线上配药、线上预约防疫物资等系统应运而生,互联网医疗和健康服务成为生力军。

        家住济南历下区的姜发海老人患有糖尿病,由于家里的储备药快用完了,疫情之下,老人不能像往常一样就近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续方、拿药,这可让老人犯了难。然而,在儿子的帮助下,他登录山东省医保处方流转平台,完成了在线诊疗、复诊检查、慢病续方、药品配送的全流程看诊,足不出户就拿到药。

        山大地纬大健康中心总经理朱晓洪介绍,由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山东省医保处方流转平台和线上结算平台在解决医保线上结算的同时,还能解决当前医院普遍存在的排队结算问题。

    “四新经济”引领发展潮流

        搭载5个高清摄像头的5G测温巡逻机器人在机场、车站、社区、商圈等全景无死角巡逻,能对5米范围内10人同时红外测温;搭载各类食物、药品的送餐机器人可实现自主追踪房间号,降低了人员接触频次;搭载喷雾装置的智能高效环卫消毒机器人1小时可消杀4万平方米……疫情期间,搭载机器人成为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然而绝大多数的商用机器人只能搭载不超过60千克的货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的杰桥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驱动轮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直径200毫米的机器人驱动轮最大可负载2000千克的货物,成为物流机器人的必备产品。

        “大型商超在疫情期间的货物流转量巨大,目前仍然需要很多人力进行搬运、上货,通过应用我们研发的驱动轮,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搬运、自动上货换货,节省了人力,避免了人群聚集。”杰桥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马晓宇介绍,在医院,这款机器人同样可以发挥搬运病床等作用,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山东微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杏林传音医学教育平台已上线1000余门课程,实现医疗教育从线下向线上的转化;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四足机器人进行园区快捷配送,解决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山东超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研发工业云平台,解决企业数据安全问题,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在疫情之下,这些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四新经济”企业在线上教育、无接触配送、在线办公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加快新技术研发和新场景应用,“四新经济”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大力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量子技术、人力资本服务等优势产业,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高新区聚集。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推进5G创新发展,构建数字产业生态,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50%。

    一次不见面的跨国验收

        近日,在济南二机床集团的项目现场,两名工程师戴着头戴式人工智能计算机,展示最新完成的重型压力机,通过头戴式人工智能计算机实时将高清的图像传送给美国福特汽车集团专家,为他们呈现第一视角的现场观摩和操作。4个小时后,福特的专家完成全部验收过程。

        疫情期间,不少企业的海外商务项目仍在进行中,然而跨境产品交付成为不少公司的难题。济南二机床集团之前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受疫情影响,原本要来济南进行验收的福特专家不得不临时改变行程。这时,山东国惠安创智能物联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头戴式人工智能计算机设备受到推荐,最终它们成功帮助济南二机床集团完成跨国验收,解决了难题。

        “通过头戴式人工智能计算机,可实现美国专家以第一身份现场验收,在这之前已经把相应的标准操作和步骤做成了一次数字化工作流,现场操作依据数字化工作流,即可进行设备的验收。这款可穿戴人工智能计算机,具备人工智能和辅助现实技术,把远端的专家、后台实时数据、现场运行设备有效关联起来,专家远程指导现场人员对现场设备进行具体操作,真正实现了人员与设备、数据的物联融合。”山东国惠安创智能物联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赵亚宁说。

        目前,头戴式人工智能计算机已经应用在制造业、电力能源、石油化工、消防救援以及远程医疗等行业。特别是,对需要设备维修的企业,原来需要从外省市调派专家到现场指导维修,现在只需工程人员头戴计算机通过专家远程指导即可精准定位问题。

        在此次疫情中,该设备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和隔离点也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查房的医护人员通过头戴设备,后方医疗专家即可实现远程指导,既让患者能够得到充分救治,也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赵亚宁介绍,当前,该设备的客户咨询、体验频率和样机采购意向大幅增加,预计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迎来大批订单。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