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最前沿】
1月24日,除夕夜,沪上冬雨,风意犹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简单地扒了几口“年夜饭”,便背起行囊出发了。
武汉抗疫的战斗已经打响,这位深耕杏林30年的老兵顾不上团圆,星夜兼程奔赴一线。他是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上海共派出1649名医护人员出征武汉,其中瑞金医院先后派遣五批医疗队共152名队员。他们带往前线的不只是精湛的医术,更有一片赤诚之心和医者情怀。
不畏艰难,不辱使命,这是瑞金人的庄严承诺。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他们与病毒缠斗,和死神拔河,以开拓进取、博爱仁厚的精神,在前线贡献“瑞金智慧”,展现医者担当。
1.用“瑞金医院文化”温暖每一位病人
3月22日,武汉街道。市民们欢送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感谢上海,向您致敬!”
“我们在这里和武汉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些奋斗的日子历历在目,相信大家众志成城,我们必将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长、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说。
1月28日,陈尔真率队出征,148名来自上海40家医院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入驻武汉市第三医院。这里的ICU和重症病房都是普通病房临时改的,为了解决院感防控问题,陈尔真带领团队举行了6场培训会。
“只要有一个队员倒下,就是全盘皆输。”严谨苛刻的管理,最终兑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承诺。
看到病房里很多重症病人绝望的面容,陈尔真最早提出进行心理治疗,医疗队从进驻第一天就开设了心理治疗室,成立了心理干预小组。
作为重症医学的专家,当发现危重病人常会发生炎症风暴时,陈尔真开始建设炎症因子风暴预警体系,积极评估,提前识别,早期干预;他还率先提出“尽早康复”的理念,将康复治疗前移,并进行血浆疗法的探索。
一个又一个理念和改变在武汉三院落实,医疗质量也稳步提高,随着重病房关闭,ICU关闭,终于,他们顺利完成任务,踏上了春暖花开的回家路。
在瑞金医院第四批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对卓越医术和慈爱关怀的追求同样在每个细节中流露。
从离开上海的瑞金医院大门,到接管武汉的重症病房,这支队伍只用了不到24小时。速度的背后是专业的技术、高效的组织、默契的配合、整齐的队伍,是党旗下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这支136人的整建制队伍由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带队,涵盖呼吸、危重症、肾脏、心血管、糖尿病等学科的专家,护理团队也绝大部分有重症、危重或麻醉经验,还有专门的院感防控管理人员。“这支队伍完全是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需求为核心搭建的,相当于在武汉建立了一个‘瑞金小分院’,为的是多学科联动协调,形成组合拳,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切实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胡伟国说。
这是一支旗帜鲜明的队伍。瑞金医院第四批医疗队136名队员中,65名是党员。呼吸科医生陈巍在学生时代就入了党,这次请战武汉,他担任瑞金医院第四批医疗队的医疗组组长,需要关注组里的每一个病例,每天6点前起床,忙到凌晨才能入睡。“要对每一个病人负责,在这里大家都是这样,一心只想着病人。”陈巍说。
为了抚慰患者情绪,除了日常医疗护理工作外,医疗队把人文关怀作为治疗的重要环节,把瑞金文化带到了武汉。“热干面,小笼包来陪你们一起加油!”“要多吃饭,才有力气和病毒战斗啊!”病房的墙上贴着暖心的话语。护士们把自己的水果、巧克力带给患者。小小的举动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胡伟国还设计了抗疫大学毕业证书,颁发给治愈出院的病人,“我们给出院患者颁发毕业证书,是一种纪念、更是出于人文关怀的一种鼓舞!”
2.打赢这场多环节、多学科、医患一体的战斗
3月27日,武汉金银潭医院。陈德昌和战友们在这里战斗了整整63天。
“这些天,上海医疗队接管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二、北三楼病房已经有170多位患者出院。我所在的病区有几个病情很重的患者,刚送来的时候担心他们扛不过去,现在已经脱机成功,再过几天就能出院了。”陈德昌说,“但我们的压力没减,治疗不能有丝毫偏差,必须精准评估、精细调整。”
1月25日凌晨,农历新年的钟声敲响不久,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36名队员在夜色中进入武汉。战士们走上了他们的战场。这些天,陈德昌一直坚守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重症区北三楼病房。这里住的都是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生死常常只在一线间。
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多个器官功能障碍,例如呼吸、循环、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横纹肌溶解等,当然最严重的是呼吸衰竭所致的严重低氧血症,需要强有力的呼吸支持。为了尽量避免病人的呼吸衰竭,陈德昌和队员们陆续开始给危重病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ECMO治疗。
此前,有不少医生认为新冠肺炎的患者只需要无创通气就足够,氧合改善就会逐渐好起来。通过实战检验,陈德昌认为,不少重症病人无创通气常常无法维持氧合,且无创通气常常会导致腹腔内压力升高,腹腔内压力也会传递到胸腔,最终降低无创通气效率。
对此,陈德昌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法:重症病人应该尽早进行有创通气,当氧合指数小于150时,尽早建立人工气道。同时进行有效肺复张,俯卧位通气,深镇静和肌松等措施,提高氧合。
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率领的6人病理小分队被称为“特种兵”。病理医生是“医生背后的医生”,病理研究,意在了解疾病、从原理上为诊断、防治提供知识基础。王朝夫和他的团队冒着极高的风险,凭借出众的技艺,为战疫贡献力量。
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如何致病的?新冠肺炎是如何演变乃至致人死亡的?为了找到答案,他们要对病故的新冠肺炎患者的遗体解剖或在超声引导下穿刺,从发生病变的各个器官中取样,随后经几十个步骤制作成病理切片。在武汉工作4周,专家组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完成20多例遗体解剖,其中一部分病毒分析也已有了结果。
各种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共识。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点点微光,汇聚成抗疫胜利的曙光。这是一场多环节、多学科,医患一体的战争。从前期的诊断治疗,到后期的康复,从守护医护的院感工作,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每一个瑞金人都战斗在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3.一边救治病人一边思考,这是瑞金传统
一边救治病人一边思考,这是瑞金医院的传统使然。在战疫一线,瑞金人没有放慢开拓创新的步伐,始终坚持科学救治,不断完善诊疗救治方案,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水平。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庆云,作为上海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带领团队负责武汉市第三医院两个普通病区和一个重症监护病房共140多张病床的医疗工作,承担了医院80%以上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并牵头开展危重患者的多学科联合救治。
如何对医护人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看不见的病毒知己知彼?怎样提高取样质量,是否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飞沫传播?身处抗疫最前线,面对战友们每天辛苦的工作和在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李庆云有了更多的思考。依托瑞金医院的后方力量,他牵头完成了两项为保护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降低感染风险的发明专利——“气溶胶传播范围与轨迹的可视化系统”和“可局部照明并有效避免飞沫传播的咽拭子”。
“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战斗力,我们希望结合实践经验和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更科学地规避这些风险。”李庆云说。
陈尔真说:“作为瑞金医院这样的研究型医院,我们鼓励医务人员不断研究分析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改进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来自一线的研究,能够为抗击疫情,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疾病的本质作出贡献。”
其实,在瑞金医院大本营,一系列科学研究正在进行,从临床症状的回顾性分析,到病原学病因学的研究,以及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大数据模型的建立,后方的瑞金人一刻也不停,希望贡献能量为前线助力。
3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武汉市第三医院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合作签约。双方约定,共同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攻关,将战斗中结下的友谊延续。
虽隔千里,一江连心。正如瑞金医院院训所言,“广博慈爱,追求卓越”。心怀家国大爱,展现医者担当,瑞金人把卓越和奉献书写在抗疫的最前线。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本报通讯员 朱凡 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