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源源不断向外运输,青岛三承电装有限公司产品嵌入全球供应链;激光打印机生产流水线恢复生产,新都(青岛)电子有限公司出口额逐步回升;积极开辟国际新航线,青岛优安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海外运输忙……阳春三月,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这片外商投资热土上,连日来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的脚步愈加轻快。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让部分外贸企业遭遇了用工短缺、订单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等问题,也给一些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困难。
如何稳住外贸外资企业?青岛西海岸新区在稳存量的基础上积极谋增量,从助力企业复工做起抓“稳商”,围绕企业需求提供保障抓“安商”,创新招商引资新方式抓“招商”,为外贸外资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也为新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复工之初,我们不仅缺乏防疫物资,原料供应也跟不上,还遇到了国外技术人员无法按时到岗的困难,是政府帮我们跨过了这三道坎。”韩国独资企业青岛南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泰春说。
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比一般企业更为复杂,面对国内外多重影响因素,西海岸新区从防疫物资采购、人员返岗、交通物流、信贷融资等多方面跟踪服务。
青岛优安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遇到了国际运输的难题。由于空运运力不足且货物流转过程烦琐,一批来自澳洲的货物迟迟无法发运。“从澳大利亚空运至韩国,经海运抵达青岛,在商务局、黄岛海关和新区保税物流中心的协助下,空海联运路线迅速被打通,货物最终如期交付。”该公司总经理梁峰说。
截至3月24日,西海岸新区外资企业全部复工,2510家外贸企业复工率超九成,其中外贸百强企业100%复工。
复工复产的关键是要达产达效。为此,青岛西海岸新区持续关注复工企业经营情况,多部门联动精准疏堵点,推动企业加快生产步伐。
“2.7亿元消费税退税已顺利退到公司账户,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啊。”收到退税款项后,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太日致电黄岛海关表达感谢。税务、海关、国库三方联手,退税业务在5个工作日内顺利办结,无疑为丽东化工打了一针强心剂。“作为一家外资企业,我们有信心在这里长期经营发展!”他说。
疫情给外贸外资企业带来危机的同时,也暗藏着机遇。为助力传统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健康发展,西海岸新区出台了跨境电子商务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传统外贸企业线上拓展国际市场。锦孚茂国际贸易公司是一家进口澳洲高端清洁用品的公司,疫情对其实体店销售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如今,有了政策支持,该公司计划与中石化旗下“易捷海购”合作,通过线上跨境电商探索新模式、寻找新市场。
疫情当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克服困难,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创新招商引资新方式,积极搭建“网上会客厅”,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不断推进投资促进和招商工作;密切跟踪在谈外资大项目进展,加大沟通力度,及时了解外商决策,助推项目尽早签约落地;健全重点外资项目联系机制,开展全流程对接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新的外资项目纷至沓来。3月11日,海信日立商用空调项目、众安黄岛新城市综合体、香港智能医疗设备项目等6个外资项目签约落户西海岸新区,总投资7.2亿美元。时隔一周,国际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中德博佩发动机零部件项目等5个总投资6.2亿美元的外资项目也在签约落户。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在推进项目过程中效率非常高,我对合作充满信心。”3月18日晚7点40分,远在纽约的美国莱为特集团高级副总裁阿姆·萨德通过“云视频”完成项目签约时如是说。
重大外资项目不断签约落地,西海岸新区外资使用重新焕发了活力。据介绍,2020年一季度预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5%,目前已到账1.8亿美元。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储备项目库,充分利用各类招商平台加大投资环境和合作项目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境外各类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合作,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组织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鼓励已落地项目引进配套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再争取一批新项目签约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商务局副局长王大鹏表示。
紧邻青岛港、地处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借着毗邻日韩的地缘优势、综合口岸优势及自贸区政策优势,贸易往来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园、青岛自贸日韩新零售体验中心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总裁办主任王湘钧说。
稳外贸外资,需要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随着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桥头堡国际商务区、国际会客厅等加快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稳外贸稳外资的新引擎将愈发强劲有力。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兰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