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20日 星期五

    大考中展示城市应有治理能力

    ——浙江宁波大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20日 05版)

    吉利汽车宁波杭州湾第二制造基地冲压、焊装等车间已陆续复产。丁继敏摄/光明图片

        【探寻“中国之治”的“实践密码”】

    摘要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从2019年开始,浙江省宁波市聚焦关键处、打开突破口,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宁波实际的市域治理现代化路子。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在防疫抗疫的战斗中,在复工复产的秩序中,这次大考是对宁波市域治理现代化实践的一次检验,也展示了这座城市应有的治理能力。

    关键词:防控有力 复工有序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3月9日下午,宁波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至此,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7例,连续18天实现本地零增长,确诊病例全部清零。同时,无医务人员感染,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死亡、零感染的目标。同一天,宁波市重点项目网上签约会召开。62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屏对屏”网上签约、隔空落地,其中8个外资项目总投资4.1亿美元。这场“云签约”吸引投资395.33亿元。

        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宁波,这个拥有千万人口、百万市场主体、对外交流十分频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城市,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等工作中,以至诚的努力跑赢疫情,重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1.“秩”:齐心协力临危不乱  

        1月22日,宁波确诊3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宁波的防疫战由此打响。

        所有的战术都是循序渐进的。取消活动、禁止聚餐、暂停运营……宁波“踩”下了刹车。

        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措施得力、行动迅速。1月30日起,宁波开始对所有居民排摸清查,落实到每家每户每人。短短两天时间,全市就排查了811万人。大数据中心会同运营商、服务商配合各部门、镇街进行轨迹分析、模型预判,为精准防疫提供技术支撑。

        鄞州区推出“一把手上一线、三级书记守三门”。所有区领导下一线,守住进城入口、交通要冲等城区门户;镇街党组织书记带头守牢村社门户;村社党组织书记带头守紧家庭门户,利用村社干部、党员骨干、村居代表、网格长、志愿者等基层核心队伍,切实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网格、每一个家庭。余姚市发布《告市民书》,让百姓了解防疫知识。江北区洪塘街道下沈村推出“房东承包制”,织起了一张7名村干部管300房东、300房东管3000租户的防护网。

        2月4日,宁波作出部署,市直部门(单位)50%的工作人员下沉到乡镇(街道)疫情防控一线。市直机关工委连夜在线上工作群紧急动员,次日上午人员全部集结完毕。数万名市、区机关干部下沉到农村、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筑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同时,另一支队伍也在有序进发。大年初一,宁波13名医护人员启程奔赴武汉,成为驰援疫区的第一批力量之一。一个月时间,宁波共计派出6批次、307名白衣战士驰援武汉,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了一个个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

        1月31日下午,宁波首例确诊患者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康复出院;2月12日,第一次实现确诊病例零新增。从此,拨云见日。

    2.“智”:防疫有力复工有序   

        宁波立强机械有限公司车间,象山县技工学校15数控高级工班班主任胡波正认真地指导学生们工作。宁波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37所,在校生6.6万人,是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建设城市,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过去,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徒制等方式已为地方经济输送了大批一线实用人才。”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关键时刻,市教育局与市人社局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做好职业(技工)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万余名学生走上车间顶岗实习,有力缓解了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防疫有力、复工有序。宁波按照“复工图”与“疫情图”精准匹配的要求,全面实施“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有序推进分区分级复工。《宁波市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告诉企业,复工需要“三步走”——材料准备、企业申报、属地审批。为提高效率,相关部门研发了网上办理系统。

        2月16日,宁波市民发现,出行会更为便捷——下载“宁波全域一码通”自行申报信息,经审核后分别生成红、黄、绿三色码,显示“绿码”人员亮码测温通行,显示“红码、黄码”人员按规定实行隔离管控或居家隔离观察措施,度过安全期后会自行转为绿码。对居民码升级,鄞州区率先推出单位专属二维码。员工进入系统,健康情况可实时监测,报警功能也同时完成。通过这些数据,有助于对高危人群等作出识别,极大降低筛查风险人群的难度和成本。

        鄞州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陆朝晖介绍,目前全区3万余家公共场所已在使用专属二维码,基本实现复工企业全覆盖。接下来,将对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发放,逐步实现社会单元的全覆盖。

        2月11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会议室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评审会。来自不同地方的5名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对浙江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示范基地项目进行评审。“从上传资料到连线评审,只用了短短4天。”该公司副总经理陆浩为称赞道。

        “无论复工复产,还是防疫抗疫,宁波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创造和智慧。”宁波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阎勤说,宁波提出确诊病例出院后集中隔离14天,再居家观察14天,有效预防了可能出现的二次传染风险。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是定点治疗医院,收治了全市70%的确诊病例。“宁过不漏”,他们较早实行发热病人CT筛查。据市卫健委通报,宁波率先创新使用磷酸氯喹,有效降低了重症发生率、提高了救治率,也缩短了患者住院周期。同时,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8.6%。

    3.“治”:把政策转化为生产力  

        日前,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拨付第一笔资金1060万元,用于支持全市13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街区)复工复产。2月8日,象山影视城提出设立扶持基金等8项措施,与全国影视企业共克时艰。

        “政策制定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政策推送从自主收集转变为集成投送,政策兑现从层层拨付转变为瞬间兑付,政策效果从一事一效转变为叠加效应。”阎勤说,宁波在畅通产业链、政策链、用工链、创新链、资金链上打出改革组合拳,正努力把抗疫惠企政策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政策兑现后将为宁波市企业减负134亿元,“刹车踩得下、油门加得上”。

        全国首推,小微企业“一人患病全厂隔离”可获赔10万元;率先执行,宁波落地中央疫情防控财政贴息政策;全国首个,保险支持防疫复产专项政策出台;国内率先,18条措施帮扶中小企业渡难关;质押贷款,一纸专利可“换”300万元……宁波分类施策、真金白银、动态更新,将政策制定跑在受困企业前面,内容涵盖保障开工复工、降低要素成本、加大财政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外贸扶持等各个方面。“下一步,要加快从政府推动变为市场驱动,争取3月底全市企业产能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宁波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人士说。

        “1600多万元税款可以暂缓缴纳。”3月10日上午,宁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接到镇海区税务局打来的电话。富德能源是全国排名前列的甲醇制低碳烯烃企业。医用口罩急缺,企业毅然转产利润更低的原料——聚丙烯高熔指纤维料。镇海区税务局畅通“绿色服务”通道,目前,已为66户企业办理延期缴税8700多万元。

        北仑区的青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4.27%,从2019年开始,该区着力打造“青年北仑”。他们梳理了疫情对青年人创业、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提出打造全国首个“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体系,《北仑区促进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也配套出台。

        “此次的有力、有序,得益于宁波近两年来坚持的多项改革。”宁波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夏行说,基层治理网格化平台使得行动迅速,大数据建设平台使得信息畅通,“最多跑一次”改革树牢了服务意识,做到服务走在需要前。“同时,战疫又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的许多不足,促进以后更好地改革。”

    4.“挚”:这个城市有温度  

        来自武汉的陈兵(化名)说,这个春节可谓“惊心动魄”。今年25岁的他是地道的武汉人,假期带着父母去北京游玩。可当他们登上返程飞机并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中转时,航班被“叫停”,他们也被送到医院,接受医学隔离。结束隔离、走出医院后,海曙区政府经过多方协调,在辖区内的酒店安置了他们一家。“在特殊时期,得到比较妥善的安置,我们一家人很感动。”他说。

        张国成是在宁波WE志愿平台注册过的志愿者,此次认领了姜山镇有关卡口的防疫志愿服务岗位。因过度劳累,他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宁波市和鄞州区文明办与保险公司协商后,特事特办,给予理赔。这也是防控期间的浙江省首例。

        连续五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宁波,一直以爱为城市底色。疫情暴发后,宁波市10个文明实践中心、131个文明实践所、2483个实践站迅速组建起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基层一线满是他们的身影。

        复工复产中,宁波市启动“十省百城计划”,与四川、贵州、安徽等省份的城市“一对一”对接,开通“复工专列”、省际包车,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帮助企业接回外地员工。来自贵州安龙县普坪镇大坝村的吴装金、何德敏夫妇是聋哑人,他们坐上“爱心岗”外出务工直通车,来到宁波慈溪市附海镇南工业园区先锋电器厂,通过岗前培训走上公益岗位。按照宁波相关政策,夫妇俩在厂里除了拿正常工资外,在慈溪工作满9个月,还可以享受最高2万元的扶贫公益岗位补贴。据悉,2020年,慈溪市推出“爱心岗位”910个,定向招收对口帮扶地特殊贫困人员就业。

        2月24日,地处贵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产业园的龙发服饰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公司正在赶制第一个订单——2.7万套工作服。这也是企业复工后接到的来自千里之外宁波市宁海县的第一个订单。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县,到2019年底,宁海县扶持晴隆县在当地建了16个扶贫车间。目前16个车间已全部复工。

        (本报记者 曾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