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日前强调,要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世所罕见的“大考”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勠力同心凝聚而成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深化国际合作、推进全球高效防控疫情提供了珍贵经验。
发挥世卫组织主导作用,协调各国行动是遏制全球疫情蔓延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全面加强领导,科学制定战略策略,把聚焦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发力与对其他地区进行分类指导协调起来,筑牢“四道防线”,形成全国联防联控一盘棋,最大限度地遏制了病毒跨区域传播。
在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断上升、疫情发生国家数量不断增多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经验表明,只有加强区域间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才能有效遏制疫情跨境蔓延趋势。作为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在治理全球突发卫生事件,维护国际卫生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双方通力合作建立起来的互信基础以及体现出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大力支持世卫组织发挥全球疫情防控的主导作用,多渠道、全方位贡献抗疫智慧和抗疫方案,汇聚全球思想共识,推动构建全球联动共治的国际抗疫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在病毒研究、防控措施、诊疗方案等方面的信息和做法,交流防控经验和技术,并开展诊疗方案、药品和疫苗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在治理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鲜明表达了中国立场,积极贡献中国经验,充分体现了休戚与共的国际担当。病毒传播无视国界,不分国之大小。只有开展跨国联防联控,强化卫生防疫沟通协调应急机制,每个国家把好出入境关口,建立跨境流动人员健康登记与重要筛查信息对口国通报机制,及时互通疫情信息,才能加快降低人员跨境流动带来的病毒扩散风险。
建立专业对口支援机制,实施科学防治是取得抗击疫情的关键关节。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抗疫战略布局,调集全国医学专家组成专家队伍奔赴一线,开展病毒溯源和传播机理研究,把药品疫苗、检测试剂、医疗装备等研发与临床救治相结合、与防控一线相协同;同时举全国之力,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00多支专业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为湖北(武汉)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引导全国科学防治疫情,扭转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目前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已过百,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超过91000例,覆盖了全球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为减缓并扭转疫情的全球蔓延态势,不仅需要疫情发生国采取强有力的遏制措施,更需要聚集和调配全球医疗资源对疫情防控重点的国家和地区给予必要支援。当务之急,需要加强世卫组织成员国间的密切合作,扩大世卫专家组成员的国别构成,建立跨区域全覆盖的国际专家指导培训机制和专业志愿服务机制,为各国科学防治疫情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要发挥联合国的核心组织协调作用,面向全球募集医疗物质资源,加大对疫情防治基础条件薄弱的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国驻外使领馆要发挥重要纽带作用,密切与所在国政府沟通,有针对性地推介疫情防控的中国成功案例和中国典型经验,积极引导华人华侨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根据所在国实际依法依规依情适度参与共同防疫。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推动共享发展是减少全球疫情冲击的重要途径。这次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再一次说明,全球化早已将各国打造成难以割断的关系体,出于自我保护的单边主义心态和行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所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只有风险共担、协同合作,才能实现共进共赢。在疫情发展为全球性的特殊背景下,不仅需要各国联手共治,也要保持适度的对外经济联系,特别是对于开放型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来说,这不仅是国内抗击疫情的物质需要,也是稳定全球经济发展基本面的重要条件。
在维护生产生活安全的前提下,国际社会要积极倡导双边和多边沟通合作,持续扩大适宜窗口的对外开放,推动共享发展,携手尽最大努力减轻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损失。对于中国而言,要总结借鉴国内带有跨区域性质的复工复产和扩展市场流通的经验做法,在遵守国际通行规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产业、金融、就业、财税等政策性工具,引导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外引内出并重,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为全方位打造命运共同体,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信任基础。
(作者:孟宪生,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