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抗疫还在继续/我们的课,也已开始/一场疫,一门课/这是一种苦涩的联系/但,必定有其深远的意义。”近日,西华师范大学26位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上教学,以一首原创诗歌,敲响了作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的“开场锣鼓”。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四川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该校思政课在省内享有盛名。随着线上教学有序开展,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战疫铸“魂”中的特殊作用,形成“三定四环六必讲”的思政课线上教学模式,通过将抗疫之战融入课程教学,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人生理想之中。
课前准备有“三定”
“思政课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元全说,面对严峻疫情,西华师大及时做出了线上教学的工作安排,确保思政课“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学校及时组建了“超星西华师大马院老师讨论群”“思政课教师线上互动交流群”,全体思政课教师在线交流、集体备课。经多轮教学培训和线上集体备课、主题研讨,学校确定了围绕“同心抗疫”定主题、结合教材定内容、灵活多样定平台的“三定”教学要求。在主题、内容确定后,每一位老师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直播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创新。
一次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将抗疫主题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讲讲“那一刻,我被感动”的故事,引发了强烈共鸣,同学们发言十分积极。
“一名甘肃女孩说外公和妈妈去了抗疫一线,他们是她的英雄,现在她把英雄借给武汉的病人。”“扬州一名10岁女孩,捧着一只小黄鸭储蓄罐来到派出所,里面有495元零钱,全部要捐给武汉。”“长时间戴着口罩,医务人员的脸上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同学们讲述着自己被感动的瞬间,也让其他人再次感动。
“要把全民抗疫的鲜活案例贯穿于各门课的教学体系中,要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转化到教学的知识体系中,要把抗疫精神内化到学生的信仰体系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黄元全说。
教学质量重“四环”
在思政课线上教学中,学校把教学分为提前介入环节、集体备课环节、线上直播环节和课后反思环节,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全程把关,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早在2月中旬,思政课教师就提前介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同学们发出了开展线上教学的预通知。同时,任课教师提前与班级学习委员取得联系,并通过学习委员向教学班级做出了教学前期部署,让同学们提前介入课程教学。
同学们随即行动起来,积极搜集疫情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国家的抗疫举措,思考疫情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这些准备工作,让一堂堂网上思政课成了一次次热烈的讨论课。
“思政课教学既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黄元全说,这种让“需求者”提前介入的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同心抗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升了思政课线上教学的育人水平。
正式开课的前一天晚上,学校开展开课前的最后一次集体备课,老师们纷纷贡献出自己搜集的资料、第一课的教学设计和精心制作的课件。通过取长补短,大家实现了资源共享,达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抗疫元素“六必讲”
以偏概全的“经济骤降”论、缘木求鱼的“国设崩塌”论、沉渣泛起的“东亚病夫”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际舆论中出现了抹黑中国的八种典型的“负能量”论调。西华师大思政课教师杨正平将之作为教学素材,在课堂上予以归纳讲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消除舆论场中的“毒瘤”,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心。
2018级学生李雪说,在疫情中,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给中国以巨大援助,这才是主流,充分体现了国际之间的友谊。
据了解,西华师大重点围绕六个方面内容,在抗疫故事中挖掘思政课教学资源并进行线上讲授:一是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谈党的初心与使命;二是围绕抗疫大考谈如何坚定“四个自信”;三是围绕防控短板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四是围绕勠力同心抗疫谈中国精神;五是围绕抗疫的巨大牺牲谈人生价值;六是围绕抗疫国际合作谈人类命运共同体。
老师们深度挖掘这些故事与各门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将其作为相关课程的必讲内容。陈坤老师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聂波老师通过近代以来几次大型瘟疫肆虐中国的史实,让同学们在历史视野中认清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林玲老师结合此次疫情大考,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同学们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当下处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网络教学中思政课的作用尤为关键。”黄元全说,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厚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在此基础上让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