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国际石油价格出现罕见暴跌,其间布伦特原油价格暴跌近30%,美国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也一度跌破30美元/桶大关,尽管最终跌幅有所收窄,但是仍然创下了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因此许多媒体把这次油价暴跌称为“史诗般暴跌”实不为过。油价暴跌对世界经济、国际局势的稳定无疑会造成多重打击,更会给本已相当严峻的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增加巨变的可能,一旦危机失控,是否会出现冷战末期第三次石油危机类似的局面?笔者认为,虽然存在这样的风险,但是当下国际政经形势已经发生巨变,抗危机能力远超当时,油价暴跌触发新的石油危机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不能忽视它对地缘政治、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需要对其保持高度的警惕。
回顾20世纪80年代,在经过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的油价暴涨后,80年代上半期国际油价基本呈现下跌走势,1986年国际油价跌至10美元/桶以下。此后由于伊拉克急于偿还两伊战争所欠巨额债务(其中包括所欠科威特140亿美元债务),希望欧佩克成员国降低石油产量以抬高价格,以便获利偿还债务。然而科威特拒绝并提高了产量,造成油价下降。饱受债务压力的伊拉克最终铤而走险,出兵科威特,随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海湾战争爆发。战争直接推动石油价格在三个月内从每桶14美元上涨到40美元,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再次陷入动荡。可见,油价的下跌,尤其是暴跌对国际政治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能忽视。有人将第三次石油危机称为低油价引发的危机也不无道理。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步入下降通道,近日油价再次暴跌,这是否会触发新一轮石油危机?历史尽管相似,但绝不会简单的重演。
本次国际油价暴跌缺乏基本面的支持。世界石油市场没有出现导致20世纪三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战争、革命引发的供需严重失衡。2019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为140万桶/日,但同时日均产量增加了220万桶,总体上供大于求。同时也没有出现2008年国际油价暴跌背后的金融危机风险,更何况当年的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2005至2007年石油牛市的修正。相反,去年在遭遇了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遇袭致使日产量骤减570万桶的严重供应不足,以及美国对委内瑞拉、伊朗等石油出口大国不断制裁等一连串的打击之下,世界石油市场虽有动荡,但依然保持了基本的稳定。这也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这证明了能源领域在经历了过去10多年的发展后,能源供需矛盾得到了较大的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可以说本次油价暴跌是非寻常的,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导致国际社会对石油产品需求下降的担忧,据国际能源署9日在其最新展望报告中的预测,受疫情拖累,今年全球石油消费将出现2009年以来的首次萎缩。另一方面,这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石油价格战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新冠疫情蔓延的担忧可能促使油价下降,但石油价格战完全有可能导致油价暴跌,这在石油史上早有先例。暴跌之后油价是持续盘跌,或者低位震荡,暂不得而知。需要关注的是,油价暴跌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对地缘政治、国际局势产生的深远影响。
油价暴跌及同时出现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反映出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困境。美国经济在经历了10年的“蓬勃发展”后增长放缓,泡沫化日趋严重,近期美股的暴跌就反映了投资者的这种担忧。欧洲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直饱受欧债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的侵扰,经济始终难以真正复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欧洲经济复苏前景更添变数。新兴大国俄罗斯的经济在金融危机后本有一定起色,但在西方制裁之下,2013年以来年均GDP仅增长0.78%。石油危机本质上是石油价格变化引发的经济危机,历史证明,油价的暴涨、暴跌一般相伴相生,对经济发展正常的经济体影响都不可小视,更何况问题缠身的国家。所以有人担忧油价暴跌引发经济危机并不完全是危言耸听。
本次油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沙特与俄罗斯在减产问题上的矛盾与分歧,冲突爆发后中东产油国和俄罗斯等新兴石油大国首受其害。历史上,限产保价曾是欧佩克在油价下跌时维持油价的主要政策,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欧佩克曾多次使用,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9月沙特也是以某些成员国不执行限产保价为由宣布不再执行限产保价政策,随后油价下跌。这与本次油价暴跌的背景异曲同工。与35年前沙特限产保价失败后油价杀跌最终损害了欧佩克所有国家利益一样,此次沙特与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首先导致权力逐渐分散的欧佩克和饱受西方制裁之苦而需较高油价维系本国经济的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地缘版图中的地位同步下降,未来双方回归谈判并达成新的协议是唯一的选择。其次,作为“世界油库”的中东形势更趋复杂。从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中东局势波云诡谲,“伊斯兰国”、难民危机等问题均由此向全球发散,俄美博弈加剧,地区平衡十分脆弱。在此情况下,石油价格的暴跌(暴涨)或许会成为打破这一平衡的祸首,届时危机不会仅仅出现在石油和经济领域,甚至会出现难以控制的综合性危机,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作者:罗英杰,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