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之治”的“实践密码”】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方针,派出了近30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对口支援黄石,其中全省中医系统共派出438名医务人员参加国家医疗队,派出75人参加国家中医医疗队。在湖北抗疫一线,江苏中医药人日夜奋战,让独特的中药香气飘进病房里,把“相信中医”写进患者的心坎里。
关键词:中医中药 坚定信心 辨证施治 “白衣战士”
杏林春暖,橘井泉香。江苏中医药人奋战在湖北抗疫一线,他们让独特的中药香气飘进病房里,把“相信中医”写进患者的心坎里。在江苏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治疗中,中医药参与率近9成;在湖北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比例达100%……这组来自抗疫一线的数字,彰显着中医中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卓越力量。
1.迅速集结:中医药人的热血与担当
支部建在火线,党员冲在一线。大年初三,江苏省中医院刚开诊,90岁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就上了门诊。学生们都劝夏老保重身体,将门诊停一停,他却拒绝了。夏老的患者中很多都是疑难病例,他独创的调周理论特别注重调理的时间点。他说:“我的患者,等不得,别让疫情把患者给耽搁了。”
在党中央作出对口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战略部署后,夏桂成来到医院党委主动请缨:“让我去武汉!”五个字掷地有声。“夏老,您的心意医院知道了,也很感动,院里的一批年轻人都成长起来啦,要相信他们!”夕阳下,夏桂成离开的身影略显蹒跚,在场的工作人员眼眶湿润,这就是我们的党员老专家!这就是一片拳拳赤子心的江苏中医药人!
在江苏省中医院,和夏桂成教授一样积极报名想要奔赴前线的,还有参加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医疗救援的老党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汤粉英,还有以入党积极分子身份参加过1991年抗洪救灾的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还有参加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的护理部副主任王琰等。医院1632名党员,没有一人退缩,全员报名,一支集合了强大的医、护、药、技、管、后勤保障的预备队人才库迅速建立了起来,枕戈待旦。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以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截至2月25日,江苏省中医院派出五支医疗队共计53名医护及感控专家驰援湖北,其中党员比例接近70%。临行前,每支队伍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将党组织驻扎在抗疫一线。
为了确保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江苏省中医院集中最优秀的专家队伍、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形成救治资源集聚优势,全力以赴、众志成城。
2.“一人一方”:彰显中医辨证施治优势
凌晨1点,武汉驻地,王谦的房间灯光还没有熄。工作到凌晨1点后休息,是他自动切换的“武汉时间”。王谦是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也是江苏医疗队支援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的总负责人。
初到武汉,王谦带领3名党员骨干率先进驻江夏区中医院,对感控情况进行摸排和整改。巨大的诊疗压力外,他协调各方人员对院区进行了“三区两通道”的优化,白天画图,晚上施工。这些改进也被江夏区中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江苏的医疗队很专业,保护了大家!”
王谦的背后,还有强大的“江苏后援团”。1月31日,王谦和江苏省中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在江夏区中医院住院病房,通过远程视频和来自江苏省中医院的10多位专家连线,对重症患者进行“云会诊”。这样的“云会诊”已成为支援前线作战的常态。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单独组织远程示范会诊并作为制度执行,省级救治专家组参与7次中西医联合重症病例会诊。
江夏区中医院作为新冠肺炎救治医院,平均每天住院病人约250人,均为确诊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所有患者通过辨证施治,给予“一人一方”中医药治疗,目前已有620余例患者治愈出院,医疗队员零感染。
江夏方舱医院外,停有一辆装着300多种中药颗粒剂的保障车,随时满足用药需求。2月10日,江苏省中医院4名专家作为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参与江夏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史锁芳是方舱医院的业务副院长,除了承担方舱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他还参与“苏六病区”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
“新冠肺炎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损伤,还包括心理上的损伤,比如精神焦虑、恐惧等,对这种心理危机的干预,还有后期对肺功能、对身体机能、应激状态康复等,中医药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史锁芳说。
3.制剂研发:展示中医药“硬实力”
江苏温病学派源远流长,尤以“吴门医派”为著,其系统性的主张及较为完整的医方,都在江苏省中医院这所全国唯一一家拥有五位国医大师的中医院传承下来。
1月21日,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江苏省中医院立即成立专家组,同时启动发热门诊。更多的医生到了湖北一线,关于疾病的信息源源不断被汇聚到省中医院:省中医院副院长、著名中医呼吸病专家朱佳加入国家卫健委成立的重症救治组,带来了重症救治经验;史锁芳将方舱医院内轻症患者的舌苔图像都保留了下来,成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在黄石,江苏省中医院黄石医疗队队长、湖北黄石有色医院呼吸科业务主任魏瑜发现,患者病情复杂,气虚湿阻患者多,通过辨证论治采用健脾化湿的方法有效……
通过病例的临床观察,92岁高龄的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做出了新冠肺炎属于“瘟毒上受”,基本病机演变是“湿困表里,肺胃同病,如遇素体肺有伏热者,则易邪毒内陷,变生厥脱”的主张,组方思路应以表里双解、汗和清下四法联用为主。
在此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染病防治专家组专家、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首席中医专家、江苏省名中医奚肇庆教授研制成“芪参固表汤”和“羌藿祛湿清瘟汤”两个药方。
2月21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传来消息,江苏省中医院“羌藿祛湿清瘟合剂”和“芪参固表颗粒”两个治疗新冠肺炎医疗机构制剂的申请取得备案号。这是江苏省首批备案的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批量生产后对新冠肺炎患者或易感人群,都可以针对性地辨证使用。
获得备案号后,江苏省中医院药学部、制剂部已经加班加点组织生产,确保质量,尽一切努力满足供应,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与救治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4.根植传统:开启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在派出精锐部队支援武汉的同时,江苏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坚持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截至3月3日24时,江苏全省确诊病例631例,中医参与治疗病例数608例,参与率达96.35%。其中两例高龄患者(分别为97岁、95岁)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均已治愈。
方祝元认为,中西医理论体系结合还有待于医学的发展,但中西医在疗效上的结合,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体现,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这也是我国医学体系独具特色的一大优势。
中医药未来的发展,必须根植于中医药传承和典籍古方研究。江苏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健全、途径不断优化,通过大力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和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制度和措施,江苏中医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
十多年的传帮带,这支队伍中产生了江苏省领军人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等中医药高级人才10余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发明专利7项。目前,江苏省中医院拥有国医大师5名,全国名中医4名,全国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25名。
依托江苏中医药在人才和学科方面的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紧急设立“江苏省新冠肺炎中医证候规律与辨治方案的临床研究”专项,由国医大师周仲瑛团队牵头,联合省内11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和援湖北中医医疗队开展实施,形成了《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辨治方案(试行第三版)》,并在全省发布执行。
近期,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还结合疫情变化情况和防治工作需要,委托江苏援湖北中医医疗队牵头,设立“新冠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方案研究”专项,充分利用中医医疗队集中收治患者的优势,尽快研究出一套针对新冠肺炎恢复期的有效方案,提高康复效果,防止再次感染。
“通过这次抗击疫情的实践,再次让全国人民对中医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多的关爱,也燃起了我们中医药人对中医药刻苦钻研的激情、责任和使命。”方祝元说,江苏中医药人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弘扬中医药理论,充分运用最新现代科技,坚持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方向,使中医药更好地造福百姓。
“有一味著名的中药叫金银花,也称忍冬花。它能够忍耐住冬天的寒冷,在春天会开出金色、银色的两种花。”方祝元说,“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已经忍耐了最寒冷的冬天,即将迎来夺取抗击病毒全面胜利的山花烂漫的春天到来。”
(本报记者 苏雁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