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0日 星期二

    “吉星”高照守护国泰民安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本报通讯员 王伟童 潘晨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0日 08版)

        3月9日,长征三号乙遥六十九火箭将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实现北斗导航工程的新年“开门红”,用成功向“最美逆行者”致敬,为中国加油。

        不惧挑战,勇往直前,这就是“北斗”与“金牌火箭”,这就是中国航天。北斗三号试验队与长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团队用成功证明,他们就是那穿越阴霾最耀眼的星与箭。

        “吉星”落户高轨天疆

        此次发射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被试验队员们亲切地称为“吉星”。吉星落户高轨天疆,意味着我国距离北斗全球组网“大棋局”的部署完成仅有一步之遥。

        在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中,吉星功能最多、体型最大、寿命最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吉星的精密单点定位功能可为汽车自动驾驶、船舶精准停泊等提供贴心服务;吉星的星基增强功能可为民航用户提供飞机起降的精确护航服务;在短报文通信功能上,吉星的通信能力提升10倍,单次可发送1000多个中文字符,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

        “本次成功发射的吉星,还将与2018年11月1日发射升空的北斗三号首颗吉星,携手验证北斗系统新体制有源定位功能,拉开无线电测定功能全面升级的序章。”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潘宇倩介绍。

        此外,在通信、电力、金融、测绘交通、渔业、农业、林业等领域,吉星也将始终“高照”,守护国泰民安。

        面对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航天五院做了周密的策划与部署,丝毫没有放缓全球组网冲刺的步伐。

        2020年2月1日,吉星试验队如期出征西昌发射场。由于个别岗位人员春节回乡探亲,回京后需居家观察,航天五院迅速调配、补充符合条件的替岗人员。刚一抵达发射场,青年突击队立即行动,梳理并发放防疫用品,很快建立起防疫的第一道防线。随后,试验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明确责任、传达上级精神、部署防疫工作……由于这支试验队的成员大多为“老北斗人”,彼此熟悉而默契,因此不论是测试、开会还是防疫,队员们都能迅速融入非常时期的基地生活。

        面对紧张的任务计划,试验队本着保质、保量、最简的原则进行统筹,主线和辅线工作均根据疫情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动态管理。在人员同样紧缺的北京,航天五院抽调了近十名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多位后方保障人员为前方的吉星远程判读数据,成为试验队可以依靠的“大后方”。

        用成功为抗击疫情加油

        此次发射使用的是长征三号乙遥六十九火箭,系长三甲系列火箭第43次执行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

        长三甲系列火箭承担了我国北斗工程的全部发射任务,从2007年发射首颗北斗导航卫星算起,13年间,长三甲系列火箭用39次圆满成功,将54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因此,长三甲系列火箭也被称为“北斗专列”。

        从2015年开始,由于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天地一体化系统交付数量增多,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进入高强密度发射期,连续5年成为我国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据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2019年,仅长三甲系列火箭全年就完成12次发射,数量占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任务的近50%。

        “过去火箭的生产需要单件定制,根据任务的需求,每次任务研制一发火箭。按照北斗工程的发射要求,我们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高密度任务的需求,因此,研制队伍就提出组批生产这种满足高密度发射任务的生产模式,就是通过模块化、通用化、去任务化的方式来设计生产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说。

        此次发射任务,正值全国上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发射任务,两场战役都要打好,成为发射队进场前确定的目标。

        “在全国上下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刻,航天人有责任用实际行动为全国人民加油,用成功为抗击疫情助力。”作为火箭总指挥,同时也是一名湖北人,岑拯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情愫,“在西昌执行任务的这段时期,正是家乡疫情比较严重的时期,我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无论我们的岗位是什么,越是在艰难的时刻,越要将力量凝聚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夺取疫情防控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最终胜利。”

        在西昌的20多天里,发射队员有条不紊地值守岗位、开展工作,没有一丝担忧和恐慌。“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是超过100次的发射次数、完善的管理流程、成熟的技术积累和过硬的队伍,让我们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姜杰表示。

        在疫情特殊时期,此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面对全年的发射任务,航天人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

        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执行10次左右发射任务,包括北斗工程、高分工程、风云气象卫星、国际商业发射等重大任务,依然会是中国航天最忙碌的火箭之一。“今年5月,我们将用长三乙火箭再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全球组网的收官之战。研制团队将继续在重大工程任务中锤炼队伍作风,以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确保每一次发射都‘箭无虚发’。”岑拯表示。

        与此同时,航天五院的北斗人也正在全力研制北斗三号的收官之星,期待在祖国大地重展欢颜的时节,以全球组网的完美战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本报记者 张蕾 本报通讯员 王伟童 潘晨)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