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集结篇】
这是完全不同的一条战线。他们的战场很小,在生物细胞里,在化学分子里。他们的战场很大,攸关万千家庭,攸关九州大地。
他们来自不同的研究所、高校、企业,最终共同走向实验室。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他们是从各地集结的科技工作者,为我们对抗病魔锻造最锋利的“武器”。
他们在《请战书》里写上“愿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随时听候调遣,义无反顾”;他们在实验室里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没有回家、没有年夜饭”的春节;他们“病鹤依床”仍然“思展翅”,老骥伏枥仍然“想追风”。
即使相隔再远,他们也能听见病床上的声音。即使相隔再近,他们也能感受病毒带来的疏远。他们拿起科技,打破这一切。
把病毒无限放大,弄清楚“冠”上的每一个细节,他们要把它紧紧盯住,牢牢截住,给它戴上“锁链”。
在基因重组、蛋白表达里,他们要寻找抗体和免疫反应,让病毒无法入侵人们的身体。
钻进数以万计的化学分子,他们要找出对这个新病毒最有效的那一个,将那些正遭受病毒折磨的人解救出来。
…… ……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他们把论文写在疫情第一线,把研究成果运用于战胜疫情之中。
他们铸造强大的盾,打磨尖锐的矛,为我们打赢这场阻击战提供信心。他们就像此刻到来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
(本报记者 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