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分析当前形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当前,应抓住返乡人才滞留的“窗口期”,发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各地“筑巢引凤”频出实招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日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强调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要“抓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近年来,除了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之外,各地在“筑巢”方面已做出许多实践探索。例如,贵州建立全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宁夏依托优势产业建立120个专家服务基地,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镇把13个村居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建成10万平方米的扶贫产业园等,普遍利用科技、产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同时,各地也在不断补齐乡村基础建设的“短板”。目前,全国大多数乡村已通公路,县城基本与高速公路相连,物流配送也能下乡;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涌现。这些都为“筑巢引凤”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好“引凤还巢”的“组合拳”
一要充分了解“凤”的习性。根脉还在乡村的进城务工人员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8年全国农民工共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在乡内就地就近就业者11570万人,比上年增长0.9%;到乡外就业17266万人,比上年增长0.5%。在外出农民工中,进城就业13506万人,比上年下降1.5%。总体上,全国农民工总量呈现增幅放缓的趋势,说明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和需求在下降。分析来看,在乡内就业增幅高于在乡外就业增幅,不进城增幅高于进城增幅,说明城市对新生代农民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乡村人才回流的内因正在形成,乡村迎来了“引凤还巢”的重要契机。
根据“凤”的特点,地方政府要提供就业、入学、娱乐消费等一揽子规划。当前,80后、90后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一半以上,已成为进城务工的主力。他们和父辈进城务工不同,不再仅仅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地方政府在“引凤”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在子女教育、就业方式等方面尽量和城市接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要切实掌握“引”的策略。首先,要因势利导。增强归属感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迫切要求。据调查,在进城农民工中,只有38%的人认为自己是所居城镇的本地人;归属感与城镇规模成反比,城镇规模越大,归属感越低。500万人以上大城市中,该比例仅占16.8%。因此,我们应因势利导,分类施策。对于在城里有稳定工作收入,子女教育相对有保障,甚至有房有车并定居的农民工群体,应保持长期联系、逐步“引凤还巢”;对于有抱负、有闯劲,但在城市中目前发展遇到瓶颈的群体,应加大沟通力度、加快引进进度。其次,要因地制宜。据统计,2018年,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2017年下降1.2%,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2017年下降1.0%;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其中,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2017年增长2.4%,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2017年增长4.2%。因此,要根据地区、省份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已经呈现回流趋势的地区,应继续加大“引”的力度;对于趋势还不明显的地方,要分析具体原因、研究精准对策。
三要不断完善“还”的制度。中央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因此,各地应结合实际进行制度创新,细化出台相应措施,共同构建国家、省、市、县、乡(镇)、村“引凤还巢”的整体性政策框架,促进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四要随时调适“巢”的温度。春节是进城务工人员返乡的重要时间节点,“返乡过春节”也是其培育乡情、记住乡愁最重要的行为纽带。一般来说,那些正在观望、游走于城乡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最有潜力和愿望返乡就业创业。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处于脱贫攻坚一线的县、乡(镇)、村必须紧紧抓住机会,主动上门“嘘寒问暖”,让他们找到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荣誉感,切实感受到乡音、乡情超越物质的情感温度。同时,要调节好“巢”的温度,润物无声,以事业引才,以情感留人。
(作者:吴才唤,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