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8日 星期五

    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报告文学)

    ——追记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

    作者:唐湘岳 龚颖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8日 14版)

    2018年2月7日,黄诗燕春节看望慰问老人。

    2019年11月20日,黄诗燕生前最后一次在霞阳镇大源村调研时,与村民交流。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多少有志于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做一番作为的干部,正在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着。他们诠释了何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他们奉献着自己的才华、精力、情感,甚至鲜血与生命。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截止到2019年6月底,全国已有770多人牺牲在扶贫岗位上。

        “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系列第一章,追忆的就是这样一位好干部的故事——以奋斗者的姿态,黄诗燕,这位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倒下了,倒在胜利终于临近的时刻,但他的精神永远屹立。本系列以此文,致敬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心怀赤诚、埋头苦干的人们。——编者

        “手术完,爸爸忍着疼痛,边咳嗽边工作,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后半夜。他说忙完这阵就来学校看我,可是爸爸没有来。”

        黄心雨做了个梦,14年前,她在班上念作文《我的爸爸》。醒来,泪水盈盈。

        很多人都哭了。2019年11月29日,开完全县扶贫调度会,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56岁。

        9年前,黄诗燕上任,带领干部群众向贫困发起猛攻。

        胜利终于临近,而这位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却倒下了。

        他的事迹在罗霄山脉广为传扬。近日,中共湖南省委追授黄诗燕“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接力

    “遇到困难不绕,碰到麻烦不溜,红军作风不能丢。”——黄诗燕

        土坯墙上,红军留下的标语苍劲有力,黄诗燕神色凝重,久久沉思。

        炎陵,这个地处湘赣交界的老、少、边、穷县,2011年6月25日,迎来了第30任中共县委书记黄诗燕。

        小雨氤氲,山路泥泞,木桥摇晃……黄诗燕来到大山深处、小溪边边的廖成运家。

        土坯房,家徒四壁,每当山洪暴发,房子就会遭淹。

        走啊走,黄诗燕眉头紧锁往前走,走到全县最后一个无电村,走进农民的生活里……调研一个多月,黄诗燕的步履越来越沉重。这片埋葬忠骨英魂的红土地上,贫困还是最大的敌人。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全县贫困发生率很高。

        出路在哪?——黄诗燕提出:建设农字号“一带八基地”(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炎陵白鹅、茶叶、油茶、笋竹林、药材、花卉苗木基地)。

        “农业见效慢,从种子到票子,少则三年,多则六年啊!怎能快速致富?”有人质疑。

        “农业做好了,农民才能真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坚持。

        炎陵县有30多年种植黄桃的历史,而2011年前,全县黄桃种植面积不足万亩。黄诗燕发现黄桃优势种植区与贫困村高度重合,他请来县农业局专家,请教大力发展黄桃的技术经验,对黄桃种植采摘、品质品牌、销售物流及成立黄桃协会等各个环节亲自监管督办。

        上万吨的黄桃金灿灿挂满山头,可短期内卖不出就会烂在树上。黄诗燕主张举办黄桃大会,主动站台卖黄桃。

        “你是县委书记,公开为产品站台代言,恐怕招来非议。”有人提醒。

        “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他坦然。

        见到同乐村农民在地里忙着为黄桃套袋,黄诗燕下车,与大家攀谈起来,帮忙套了30多个袋子。那是2013年春天,事后大家才知道这位投缘的“老乡”原来是县委书记。

        为让炎陵黄桃走出去,黄诗燕发动征集广告语,他自己也冥思苦想。一天中午,黄诗燕在县委宿舍搓洗衣服。“炎陵黄桃,桃醉天下”8个字搓了出来。评委投票,这8个字从6000条里脱颖而出,成为炎陵黄桃的对外推广词。

        黄桃树在贫困户朱圣洪家门口生了金。女儿帮忙网上卖桃,年收入超过10万元。2016年,朱圣洪主动申请脱贫。

        像朱圣洪一样,全县近60%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黄桃享誉华夏,走出国门。

        这几年,炎陵先后建成8.3万亩黄桃基地,种植4.3万亩无公害蔬菜、1.52万亩茶叶、29万亩油茶、34.6万亩笋竹林、1.4万亩药材,养殖150万羽炎陵白鹅。“一带八基地”成为脱贫致富主战场,带动6548户21701名贫困人口户均增收6800元。

        “遇到困难不绕,碰到麻烦不溜,红军作风不能丢。”黄诗燕是这么写,更是这么做。

        2017年教师节,黄诗燕前往霞阳镇中学看望教师,却在校门口停了下来,左右环顾,还沿围墙查看一圈。

        “校门离106国道这么近,汽车这么多,师生进出安全吗?”

        一周后,霞阳镇中学大门及围墙改造协调会召开。

        4个月后,新校门改变方向,避开了国道。

        校长潘社华感叹:“校门开了35年,大家习以为常了,没想到书记的眼睛那么厉害,考虑得那么周到。”

        2018年春,炎陵县城南小学三年级一班,课桌椅前顶黑板后靠墙,62名小学生塞了个满满当当。

        推开教室门,黄诗燕直奔学生课桌前,尝试坐下,不料,身子被前后的课桌牢牢卡住。

        他缓缓站起来:“大班额问题必须解决!”

        县里制定多项措施,最重要的一项是投资1.388亿元兴建一所芙蓉学校,新增36个教学班。

        每年拿出近百万资金表彰教育行业先进,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消除大班额,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教育强县”。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投入9900万元,2019年全面消除行政村卫生室“空白村”……黄诗燕在任的9年,是炎陵县教育医疗发展变化最大的9年。

        在炎陵,农村小学老师不愿意调往城区,为啥?

        霞阳镇希望小学教师黄建花给出谜底:“教师待遇比公务员好,农村教师待遇比城里教师好,农村每个教师都分配了安置房。黄诗燕书记的话成了共识,‘对教育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怎么支持都不为过、怎么花心血都不为过。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未来。’”

        95岁老党员张朝秀临终前,嘱托儿子张福明:“你帮我把这份礼物送给黄书记。”

        礼物是一本《马克思传》,197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打开扉页:

        最美书记

        县委书记黄诗燕,炎陵百姓好喜欢;

        当官不摆官架子,不耻下问真青天。

        ——张朝秀敬撰献,2014年12月写

        黄诗燕恭恭敬敬把书摆在办公室书柜里,对张福明说:“谢谢你父亲的鼓励,我一定好好学习,接好马克思的接力棒!”

    源头

    “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炎陵红军标语

        “老张,是党员吗?”

        “是。”

        “好!这条路很重要,你守在这,我放心。”

        2011年冬天,养路工张爱平和妻子在炎陵山区公路上撒盐铲冰。黄诗燕路过,下车慰问:“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2次见面是在医院。巨石从峭壁滚落,眼看要砸中正在养路的妻子,张爱平一把将妻子推开,妻子无恙,张爱平受了伤。黄诗燕得知,赶往县医院看望。

        “你受苦了。”黄诗燕给张爱平送上慰问金。

        张爱平夫妻是非正式职工,负责养护52.7公里的路段,待遇不高,天天在路上,就连春节也不休息。黄诗燕经常拿“马路夫妻”的故事教育干部:“比一比,谁的待遇高?想一想,谁的境界高?”

        张爱平最后一次见到黄诗燕,是2019年8月酷暑的一天。

        还是路过,还是下车。黄诗燕搬来一箱矿泉水、6盒藿香正气水放在路边:“老张,天气热,多喝水,莫中暑。你进了城去我办公室聊聊天。”

        张爱平回忆:“我和书记见面就那么几次,他的每句话我都记得,可惜还没来得及去他办公室聊,他就不在了……”

        提起黄诗燕,大源村贫困户廖苟林从胸口衣兜里掏出两张照片和一页纸。

        纸上写着:“黄书记到我家了解情况。我还记得他握着我的手说,老廖啊,你父子俩的病还得治,现在国家政策好,对自己要有信心,要坚强,勇敢地生活。当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流下了热泪。黄书记那些话鼓舞人心……他的形象、精神会永远留在大源村老百姓心中。是个好官。——炎陵县大源村廖苟林书,2018年正月17日。”

        9年来,黄诗燕翻山越岭,脚步遍布全县120个村庄、3900余户贫困群众家里。

        果农张福明说:“书记在我家住,临走要给餐费,他说这是红军的传统。”

        按规定,一人餐费40元,俩人,黄诗燕付了200元。

        张福明手机里存着不少与黄诗燕通联的短信。得知他家的橘子口感不好,黄诗燕立即请专家引进新品种,指导高位换冠。得知老张要来县委坐一坐,黄诗燕在楼梯口迎接。

        张福明:“你不像个当官的。”

        黄诗燕:“我本来就是农民。”

        黄诗燕对女儿黄心雨说:“这副铜铃是爷爷留给我的,你小的时候我把它戴在了你手上脚上。它是传家宝,提醒我们是农民的后代。”

        温和的黄诗燕,这次也发火了:“炎陵的百姓是我们炎帝陵的守陵人,怎么能这样对他们呢?”2016年,炎帝陵景区里,一位叫卖土特产的大娘被保安拦下,两人互相推搡。黄诗燕撞见,叫人上前制止。

        “发展旅游要平衡好景区管理与周边贫困群众的关系,要优先吸收他们在景区工作。”

        于是,30多位贫困农民经过培训后在景区上岗。

        2014年至2018年,全县10435个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7436个,占比71.3%。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2970元增加到2016年的7362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2.2%。

        黄诗燕把最偏远的廖成运一家定为结对帮扶对象。

        2017年1月,廖家从深山林里搬到了异地安置新房。这天,一家人被送来的大大小小十几件桌椅板凳吓了一跳。家里没订这些东西啊?

        原来是黄诗燕委托同事送来的礼物。

        “以后生活好了,房子还会加层,要按两层楼打地基,留楼梯。”设计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时,黄诗燕向上级争取。

        “去年政策才放开,可以为群众留一些基本生活配套物资。炎陵的易地搬迁房如果不是黄书记坚持,老百姓就没这么方便了。”副县长盘晓文说。

        几年来,黄诗燕带头,在全县120个村庄选派了120支帮扶工作队,实现“微心愿”1.52万个。3年来,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对象实现安居,6122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善。

        廖成运的儿子廖建文到离家不远的九龙工业园上班,每个月收入近4000元。

        园区企业发展遇到困难,一度愁坏了工委主任周桥梁。一天晚上,周桥梁将遇到的困难编成短信发给黄诗燕。

        “要克服一切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收到短信回复,周桥梁一看时间,零点十五分。

        第二天上午,黄诗燕立即召开有关部门协调会。针对企业在扩产中遭遇用工难题,他派员带着招工启事,送往9个乡镇,招来500多名工人,解了燃眉之急。

        几年间,全县首个年纳税过3000万元、首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首个落户炎陵的民营500强企业等不断涌现,被外界誉为贫困山区招商引资的“炎陵现象”。

        每当老百姓说谢谢书记、谢谢政府时,黄诗燕回答:“不要谢我,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

        脱贫攻坚战的源头在哪里?

        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义务讲解员”黄诗燕这样对大家解说:“1929年5月,彭德怀带领红军部队来我们炎陵十都镇晓东村曹宅,用染布房的染料水写下了这条标语,‘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现在我们所说的‘两不愁三保障’不就是这个意思嘛。共产党的初心、扶贫攻坚的源头就在这里!”

    风格

    “最好的感情,是工作上相互支持。”——黄诗燕

        什么是“穷”?

        ——从象形来看,就是劳“力”趴在洞“穴”下,直不起腰,抬不起头,治“穷”,就必须让群众的心热起来、腰直起来、手动起来。

        什么是“贫”?

        ——就是一分钱还得掰成两半花,主要就是收入不够,钱财不足,脱“贫”,关键是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2017年黄诗燕在《关于炎陵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这样解字。

        黄诗燕善于总结归纳,他将炎陵县情概括为“四老四地”——老祖宗安寝福地,老人家革命圣地,老天爷生态宝地,老百姓宜居乐地。

        这个提法,让炎陵人振奋。

        在村民杨木匠家调研,黄诗燕看到木匠的工具,拿起墨斗,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对身边人说:“这就是准绳。圆规是规,曲尺是矩,有规有矩才能做成家具,做人也一样。”

        他用梅花、楠竹打比方:“学梅花,报春不争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老区事业谋发展,为老区人民谋幸福。学楠竹,扎根不松根。我们的‘根’是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才能把‘根’扎得更深、更实、更牢。”

        “扶贫工作,最需要的是一个‘干’字担日月,一个‘实’字写春秋,一个‘劲’字书人生。”一次散会后,大源村村主任廖国平与黄诗燕交流。

        廖国平感叹:“黄书记的名字有个诗,他的报告接地气、有诗意,有鼓动性,我们爱听。”

        新上任的县农业局局长与黄诗燕一同下乡,在路上,黄诗燕考他:“一根玉米秆能结几个棒棒?花生是结在根上还是茎上?”见局长有些答不上来,黄诗燕提醒他:“你以前不是学农的,答不上来可以理解,今后要向专家学、向农民学,不能当外行啊。”

        黄诗燕1983年从湘潭地区农校毕业。同学回忆,黄诗燕爱学习,记性好,经常在校宣传栏上发表诗歌和文章。后来从攸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提任茶陵县人民法院院长,刻苦学习,考取了全国首批高等法官。

        郭远宁刚就职县委办联络员时,黄诗燕给他讲了“腰缠万贯讨饭吃”的故事。1932年,时任酃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王澄经,在执行护送银元任务时,将身上仅有的伙食费给了路边的红军遗孀。没了盘缠,他与战士不得不沿途乞讨,直到完成任务,也没有动公家一个铜板。

        “书记的意思我懂,他用红军的故事告诫我要廉洁奉公。那天,他还与我约法三章,不许代表他收取任何东西,要用心用情接待好老百姓,要加强个人修养与学习。”

        “黄书记办公室和宿舍里的东西,都是前几任领导用过的。书柜、床板、抽屉,我都给修过。每次提出换新的,都被拒绝。”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说,9年来,唯一添的,是两把折叠椅。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建筑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同学在炎陵共事,请客吃饭,黄诗燕婉言谢绝。

        县委办副主任陈远见回忆:“黄书记说,吃了你家的饭,就得吃他家的饭。吃饭喝酒不是交友的最佳方式,最好的感情,是工作上相互支持。”

        真扶贫、扶真贫,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这是黄诗燕坚持的原则。

        2016年,外省有县市率先脱贫。有些同志说,我们能不能也在2016年提前脱贫?黄诗燕断然否决了这一方案。

        副县长盘晓文至今还记得他说的话:“脱贫攻坚战役,关系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我们既不能拖后腿,也不能假冒进。否则,我们也无法向群众交代,无法向党中央交代,无法向历史交代。”

        县环卫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林曾是一名军人,与毒贩搏斗屡立战功,转业后在县信访办矛盾集区为群众“排雷”。对于调任县环卫局的组织安排,刘林心生抵触。

        黄诗燕找刘林谈心:“环卫事业就是你的新阵地,军人应该守好阵地。恳请你把炎陵环卫的牌子擦亮。”

        刘林轻装上阵。黄诗燕没少敲打他。

        刘林常常接到饭后散步中的黄诗燕打来的电话:“小刘啊,街上还是有垃圾啊,有蜘蛛网啊,想想长效保洁机制啰……”

        立马整改,改善环卫工人条件,街上24小时不间断清扫。

        2019年10月26日,环卫节,见到黄诗燕脸色憔悴,刘林便劝他好好休息。

        “不行,我必须在。”连续9年,这一天,黄诗燕与环卫工人们一起度过。连续9年,炎陵县保持全国卫生县城荣誉。

        刘林说:“严格,而不苛刻;敲打,更多呵护——这就是书记的风格。我现在好想好想能再接听书记的电话,哪怕是批评我的。”

        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炎陵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2018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宣布炎陵县正式脱贫摘帽,成为全省第一批脱贫县。2019年,炎陵全县累计脱贫6682户22995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19.5%降至0.45%,连续14年保持湖南省“平安县”称号。

    姿态

    “但见人民大胜利,牺牲小我又何亏。”——张平化

        2019年11月20日上午,黄诗燕来到霞阳镇大源村调研。

        路过油菜地,黄诗燕驻足,与农民们说耕作、话收成。

        督办完正在拆建的危房,又去视察了危旧石桥拆除重建情况,同行的人发觉黄诗燕比平日憔悴,脚步却没有停下来。

        “勤俭持家久,忠厚继世长”——围坐在新塘组村民李小梅家堂屋的对联下,黄诗燕握着两位老人的手说:“看到你们,想起了我的父母,好家风要好好传承,共同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黄诗燕来到村卫生室,翻看联系户廖成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他牵挂着——廖老的血压还稳定吗?降压药按时送到了吗?并叮嘱医生:“疾病是致贫的重要因素,医生要多上门服务保健康。”

        9年来,大源村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000多万元,累计脱贫50户17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8%降为1.07%,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被评为株洲市脱贫之星。

        当天下午,黄诗燕主持召开扶贫会议,大家发现他脸色苍白,提出暂时休会,让他去医院,黄诗燕不肯。

        11月23日,妻子彭建兰见丈夫身体日益消瘦,劝他不要这样拼命。

        “坐在这个位置,就要负责,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黄诗燕把张平化书记的故事告诉妻子。张平化是炎陵县第5任县委书记,在战争年代,他一家七口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家乡写下这样的诗句:“但见人民大胜利,牺牲小我又何亏。”

        11月24日晚,他因胃部剧痛彻夜未眠。

        11月25日,去县医院检查,发现胃和心脏都有一点问题。他吃了点胃药,就赶去参加县中医院新址落成活动。

        “书记,你再去市医院检查检查吧。”

        黄诗燕:“来来回回在路上耽误时间,挺一挺吧。”

        这一天,是彭建兰的生日。

        “生日快乐,老婆辛苦了!”

        妻子调侃黄诗燕:“你的心里只有工作,没有我们。”

        黄诗燕说:“等我退休了,好好补偿你们娘俩。”

        11月26日,黄诗燕陪同前往参加湖南全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同行的人发现他声音较往日低了、脚步慢了。

        11月29日上午,县里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调度会,已连续几天未进主食的黄诗燕只喝了点稀饭,又来到会场。

        县委副书记饶祥明:“你这个样子就别参加了吧。”

        “这是大事,不能缺席。”

        他参加,还讲话。声音失去往日的洪亮,依然鼓舞士气。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报告的最后一句是:“相信大家、辛苦大家、拜托大家!”

        黄诗燕用最后的力气,吹响了全县脱贫攻坚战役最后的冲锋号。

        中午,黄诗燕回到县委宿舍,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

        黄诗燕走了,那本标记联系户为“廖成运”的炎陵县精准扶贫手册,仍然放在办公桌上最显眼处。

        他走了,黄心雨的书桌上放着一张纸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那是黄诗燕送给女儿最后的礼物。

        他走了,饶祥明端详着合照:红军标语博物馆前,黄诗燕身穿白衬衫,佩戴党徽,精神焕发地站在最中间。

        他走了,大源村的村民去株洲为他送行,带点什么?

        一捧泥土,几支桂花。

        黄诗燕去世后,饶祥明走进他宿舍料理后事。

        “他半倚着,双拳紧握,靠在胸前。”

        奋斗者的姿态!

        (唐湘岳系本报高级记者,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龚颖系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社记者)

        (本版图片由炎陵县委宣传部提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