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6日 星期三

    抗疫标语不妨多些温情

    作者:陆绍洋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6日 13版)

        在这场战“疫”行动中,为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防止疫情扩散,各地广泛运用起各种宣传手段,张贴标语便是其中之一。这些标语,有的耐心劝说,有的循循善诱,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充满诗意,但也有些看似“硬核”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很不舒服,是否能达到说服人的目的让人存疑。比如,充满“狠”劲的标语“不戴口罩乱聚集,家人含泪过头七”“今年上门,明年上坟”,更像是诅咒,让人看了不寒而栗;“出门聚会的都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都是亡命徒”,使用了侮辱性词语,涉嫌人身攻击;而“湖北回来不报告的都是定时炸弹”“要钱还是要命,要命就不要去莆田”则含有地域歧视的意味。

        有人说,话糙理不糙。可“不糙的理”为何非要用“粗糙的话”来讲呢?中国有句老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苏洵说:“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诗人海涅也曾有言:“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这些都告诉我们,语言很重要,话说好了,可以是一剂慰人心腹的良药,说不好也可能变成一把伤人于无形的尖刀。充满戾气、张牙舞爪、低俗粗暴的标语口号其实是一种语言垃圾,张贴使用这样的标语口号,既是对我们语言和文化的污染,也会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害。

        也有人说,那些标语口号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不要忘了,还有一句话叫“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多时候,误会和不爽都是说话不当引起的。抗疫期间,张贴标语口号的目的是劝服人,如果达不到劝服人的目的,还让人心生厌恶,那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从一条小小的标语中,往往能看出当事方对群众的态度。诅咒谩骂式标语暴露出的是当事人内心的冷漠,很难想象内心冷漠的人能真正关心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退一步讲,冷漠生硬、缺乏人文关怀的标语口号,就算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也会拉起一道人心的隔离墙。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而沟通是一门艺术。很多时候,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声高,具有说服力的标语口号也不需要诅咒谩骂。疫情已经持续一个多月,充满压力的不仅有一线医护工作者、村镇社区的管理者,“宅”在家里的普通人心中也会有些焦虑和情绪。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好好帮助群众调适心理,舒缓情绪。一条贴心舒心的标语,能够让人感到温暖;一句幽默风趣的口号,能够让人获得放松。抗击疫情,不仅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也要提升精神的抵抗力,而好的标语口号正是振奋群众精神的营养剂。

        事实上,抗疫行动中,各地已经涌现不少温暖走心的标语口号,比如“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总说忙,趁现在在家好好陪陪孩子吧”“如何算孝顺,看住爸妈不出门”,让人心生一股暖意;“养老金能拿多久,取决于你最近出门的次数”“宁把脑袋睡扁,绝不出门冒险”“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赶”,风趣幽默又不失警示意义;“人生在独处中升华,寂寞是一种美丽”“期待疫情退散,我们一同和武汉的樱花迎接期待的春天”,则把抗疫标语写出了诗意。这些标语口号虽不那么吸引眼球,但都有很好的提示、劝服作用,这才是应该提倡的抗疫宣传方式。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也是基层治理能力的体现。那些雷人的标语口号,不仅出现在此次战“疫”行动中,也出现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比如“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高压危险,电死不管”等。这些冷漠的标语口号,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一些基层单位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的简单化。如果多花点心思,多一些换位思考,完全可以想出更好的标语。以交通安全标语为例,“如果您的汽车会游泳的话,就请照直开,不必刹车”不比动辄使用“死亡”“坟墓”等字眼的标语要好很多吗?这样的标语不仅风趣幽默,而且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所以说,小标语背后隐藏着大智慧,也体现着跟群众沟通的能力。

        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紧要的关口,很多地方都面临着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的双重压力,同时各地面对的疫情形势各不相同。为此,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在疫情防控上精准施策。如何根据当地的疫情状况、风俗文化、受众特点等精准选择出合适的抗疫标语,考验着我们基层治理的智慧和能力。希望有关单位和部门选择标语时坚持民本情怀,在内容择取与词语表达上多些温情、少些冷漠,多些艺术、少些粗暴,让温馨话、百姓话、平民话成为战“疫”标语的主旋律。

        (作者:陆绍洋,系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