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5日 星期二

    在云端,学得还好吗

    作者:本报记者 姚晓丹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5日 14版)

    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

        线上开学一周了,教与学,史无前例地端坐家中靠虚拟空间连接,学生适应吗?老师能驾驭吗?学习效果可以保证吗?本期,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追踪,走近师生;在感受不一样的云端学习的同时,也听听专家怎么说。

    “每15分钟一个循环”

        早上7点半,北京市朝阳区小学一年级男孩元元的妈妈李玲准时起床,为孩子准备好早饭,然后去孩子的班级群中打卡,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8点钟,开始早读,主要是读课文和拓展阅读;8点30分,早读完毕,到了做眼保健操和锻炼身体的时间,“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单脚平衡支撑”,需要做1到2组,20次一组。然后就是各学科复习时间,大多数是老师做好的PPT或者录好的小视频。“还有优质课平台上的课程,大部分10分钟左右,比较模块化,更像是学期的集中复习。”李玲告诉记者。除了语数英外,还有音体美等课程,“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时间,可以画画,或者借助软件给喜欢的歌曲配音等等。”

        中午11点35分,上午的课程结束。小朋友可以午休到1点30分,上线收看公共专题教育课,“主要是生命和安全教育,有关疫情的进展,如何做好防护等。”30分钟后,再次进入眼保健操和锻炼身体时间。然后,进入学习时间,如此循环,直到3点半一天学习结束。

        元元的一天是大多数北京中小学生的日常。学校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每15分钟一个循环,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只要照做就行。手机每隔几分钟就会响一次,尽管学校表示,不用在每项工作完成之后都接龙打卡,但总有积极的家长会给出反馈。一方面感谢学校,一方面真的觉得很累。”李玲这样感叹。

        “因为线上开学,学习效果如何大多在家长考量,所以,如果不想让孩子‘过了就忘’,家长要付出更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压力目前全在家长身上,最近很多调侃线上开学的内容,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家长真的很辛苦。”李玲说,“老师告诉我们,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想,开始的琐碎细致是为了未来更好更完善,我们可以理解。”

    “线上一整天,线下一晚上”

        对于河北省唐山市初中二年级学生孟耘和她的家庭来说,线上开学带来的难题更多一些。早上7点30分,她的妈妈刘鑫准时打开某视频会议软件,开始早读。8点整,按照老师发的链接进入一间间直播教室听讲。

        “基本上和线下开学是一样的,每节课都一样,老师讲课很系统,有旧内容有新知识,相当于串讲。开学已经几天了,老师说不用每天打卡,所以我们的负担减轻了很多。”刘鑫告诉记者。

        当女儿听讲的时候,刘鑫就坐在女儿身边,“有时候一起听,有时候做点别的。直播毕竟和平时上课不同,容易走神,精力不集中。有人监督会好一些。”刘鑫说。

        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一个人的学习压力被放大到两个人身上,“大家都很累”。

        “而且老师为了检验学习成果,会布置很多线下作业,我们的学习节奏经常是线上一整天,线下一晚上。以作文为例,本来作文只需要800字左右,这几天,写作文需要1500字以上。”刘鑫告诉记者。

        直播平台也不太稳定,有的时候会出现掉线卡顿或者音画不同步等问题。“我们也问过学校能不能用录播课资源,但是学校认为初二、初三正是功课吃紧的时候,不能放松。毕竟特殊时期,我们也理解,总会过去的,等回到校园,一切就会好起来。”刘鑫说。

    线上学习的多种打开方式

        从线下走到线上,不少学生和家长表示,“节奏更紧张了”。线上事无巨细地安排妥当,线下又有作业追赶,这个超长寒假有没有其他的打开方式?答案是“有”。

        北京市海淀区一所中学,初中二年级语文教师王向东告诉记者,他们的线上开学“很轻松,很有趣”。他把一些课上易忘的知识点录成3到5分钟的微课,供同学们反复阅读观看。还给同学们开了一些线下的“书单”,同时,给他们一项特殊的作业——故事接龙。“按照学号,从1号同学开始,假如你是疫情中心的一名医护人员,你会经历什么、想到什么?每人写一段故事,大家都很积极踊跃,故事非常正能量,每每让我湿了眼眶。”王向东说。

        每到下午3点,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李老师的手机都是最忙碌的,这也是线上开学的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叫“聊聊吧”。“这么久没有见到我,孩子们每一个都像是‘小话唠’一样,他们很想把所有的心里话都告诉我。”李老师说,“线上开学,不能面对面,但是每天两个小时的谈心时间,我们的心可以更近,家长们说,每一次聊天之后,孩子似乎都更长大了一些。”

        在不少大学,线上开学的打开方式更多更丰富。天津工业大学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在课前先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在直播课上,大家讨论、互动,老师及时纠正,加深理解。而中山大学中文系,更是鼓励学生“在家阅读与写作”。“大一同学侧重100种文学经典书目阅读,大三大四侧重50种理论经典。”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说。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目标都是如何让线上和线下教育配合得更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应该各司其职,线上教学是碎片化、模块化的,可以反复拖拽,按需观看,但是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和逻辑线条。直播的功能应该是组织学生学习,让孩子在线下学得更好。”王向东最后说。

        (本报记者 姚晓丹)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