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4日 星期一

    青岛农业大学:

    “科技特派员”走出高校特色扶贫路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周维维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4日 11版)

        “雪路出行早,旭日未升东。服务整一日,回眸夕阳红。”腊月二十,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卓俊在朋友圈里晒出了一首小诗《泗水服务》,很多朋友明白,这位著名的“草莓教授”作为青岛农业大学的“科技特派员”又到乡村扶贫去了。

        “对‘科技特派员’来说,没有寒假,学生放假没有授课任务时,正是老师们忙于科技服务的时间。”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对记者说,“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已累计向国家、省市县派出各级特派员1100余人次,逐渐走出了一条高校专家教授服务乡村的“青农模式”。

    专家团队,全方位支持脱贫“第一线”

        腊月二十三,青岛农大派驻到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的“第一书记”张德锋完成了当地种植黑皮鸡枞菌的有关考察,列好计划后,张德锋长舒了一口气,过完春节,这件事就可以着手做了。

        2019年4月,青岛农大选派4位“第一书记”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驻村开展帮扶。“第一书记”们借助学校在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的人才科研资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自己服务的村找准了“病因”,拔出了“贫根”。

        张德锋告诉记者,来到东仲都村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研,把村庄的经济发展现状摸清楚,然后邀请学校的专家教授来“把脉会诊”。东仲都村原来一直种植毛木耳,专家们认为,在这个产业之外,该村也非常适合种植灵芝、发展灵芝产业,同时还可以种植黑皮鸡枞菌,多途径增加收益。

        在农大专家“远程+现场”指导下,东仲都村改进提升了原有的毛木耳产业,增加了灵芝栽培,同时,还组织带领有意向的年轻人外出学习种植技术,初步完成了食用菌加工设施建设。“多元化的产业升级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抗风险能力,而且能大大拓宽百姓致富的路子。”张德锋说。

        与张德锋同住的学校另一位“第一书记”王存鹏服务的是南孙徐村。也是在学校专家教授指导下,王存鹏带领村子投资60万元流转16亩土地,建成了5座生态农业大棚,在省内首次利用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蓝莓1万多棵,预期年收益20万元以上。

        另外两位“第一书记”邓勇刚和刘兴华,一个驻在前等齐村,一个驻在后等齐村,邓勇刚在“草莓教授”姜卓俊的指导下,建起了5座草莓大棚,春节后就能批量上市了;刘兴华则正在规划借助学校的水产学科优势,发展观赏鱼产业。

    农校的“第一书记”,更懂农业农村和农民

        腊月二十这天,青岛农业大学组织了多位在农学、园艺、果树、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等方面有着丰富生产指导经验的“科技特派员”来到泗水,利用三天时间对包括“第一书记”帮包村在内的全镇27个省级贫困村进行逐一走访,还现场组建了包括专家教授、第一书记、当地农户等在内的微信服务群,为下一步开展精准扶贫做好准备。

        “蘑菇教授”郭立忠也参加了这次服务。去年,他在内蒙古指导林场农民林下种植大球盖菌喜获丰收。在泗水,他上次来就看中了当地一排排杨树林之间的“行间距”,此次前来,针对林下种植食用菌提出了更详尽的指导意见。

        “我们村庄引进的蓝莓树苗和管理模式都来自学校毕业生高海霞创办的现代农技公司。”王存鹏介绍说,高海霞研究生毕业后,凭借七年所学在现代果树产业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依托母校支持,开始力所能及地反哺社会。

        “作为‘第一书记’,我们并不孤单,不仅有学校全方位的人力物力支持,还有一大批扎根农业、致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孵化推广的校友在背后助推着我们。”张德锋说。

        “作为农业院校里派出来的‘第一书记’,他们相对来说更懂农业、农村和农民,也更懂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青岛农大党委书记李宝笃表示,“第一书记”牵起了学校和地方之间的一条条红线,学校要通过这些红线,持续不断地将优势资源输送到最需要的乡村去。

    面向全国,走出“1+5青农模式”

        春节期间,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茶业博士”张新富一直在埋头制定重庆市彭水县茶产业发展方案。2019年10月,张新富受学校选派,作为“鲁渝合作科技指导员”到重庆市彭水县进行产业科技服务。

        “过了春节我就得赶紧回重庆,春天正是产茶时。”张新富说,经过前期调研,他和同事们认真研究了当地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制约瓶颈等,明确了“发展名优茶、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思路。

        与张新富同去重庆的还有多位教师。刘更森教授在当地帮扶果树产业发展,徐学欣老师帮扶中草药种植,姜建阳和曹荣峰两位老师帮扶畜产养殖。这些专家教授们第一次去就待了两个多月,春节前才刚回来。

        面向黄河三角洲800万亩重盐碱地,青岛农业大学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研究院”,先后组织12个学院的27支特派员团队、300余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进驻当地,不仅选育出耐盐耐旱小麦品种“青麦6号”、花生品种“宇花2号”等多个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更成功探索出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据估算,累计为当地节水30多亿方,改造盐碱地23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

        针对青岛市水库移民村和水利移民较多的特点,青岛农业大学还选派“科技特派员”团队长期深入移民村进行科技帮扶,十年来共扶持移民14.2万人,服务对象覆盖890个村,连带受益73万人。这一做法还入选了水利部《全国水库移民工作典型案例》。

        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三农情怀。面向全国,青岛农业大学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方面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扶贫路。2019年,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学校受到了科技部通报表彰,全国共有7所农林院校受表彰。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周维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