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9日 星期日

    湖北各地战“疫”中的奉献与温情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9日 02版)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六千万湖北儿女与各地援汉援鄂的医护人员一道,齐心“扼”疫。雷霆抗疫的举措中不失温情,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里,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书写着“不服周”(湖北方言:不服、不甘)的战斗史诗。

    冲锋:我要去!医院需要我!

        大年三十晚,万家团圆夜。在重症隔离病房忙碌了一天的医生张斌,看到热心市民送来的“武汉加油,最美逆行者,等你们归来”的蛋糕,欣慰地说,这个除夕很累,却很温暖。

        疫情发生后,得知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消息,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医生张斌,与护士杨慧、邓甜甜三人立即报名,奔赴前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1月27日早8点,做完层层防护后的张斌,走进了重症隔离病房。除了中间抽出两次时间简单扒了几口饭之外,他近乎连续作战20多小时。这天,张斌和同事们先后抢救了10多个重症病人,防护服下的衣服已不知被汗水浸湿了多少次。结束工作走出重症病房的他,几乎站不稳。害怕妻子担心,他只用语音和照片报了平安,没有和妻子通视频。

        在离武汉千里之隔的鄂西大山深处,白衣战士也在奋勇鏖战。

        “我要去!医院需要我!”1月26日,大年初二的晚上,4处骨折在家休养两个月的湖北恩施市崔家坝镇卫生院副院长李泽华,再也坐不住了:“我既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我必须冲在第一线。”

        初三一大早,李泽华拆下牵引,穿上白大褂,拄着拐杖,就开始在卫生院忙着抗疫工作。白天,到各村卫生室指导消杀、预检工作;晚上,到各个分诊点分析核对数据,他时常深夜一两点才能休息。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地方,紧张工作之余,同事们打趣他是“跛脚指挥”。

        “有他在,大家心里都有底。”护士崔菊远说,正是像李泽华这样的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让所有的医护人员有了主心骨。

        在鄂东,黄冈的防疫抗疫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为控制传染源,黄冈除对确诊患者、疑似被感染的患者、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病人、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等“四类人员”严格进行隔离管理外,还按照社区排查一批、集中排查一批、卡口排查一批、单位排查一批等“四个一批”办法全面排查,全力以赴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落。

    后援:只要能尽一份力,都是值得的

        前线鏖战,口罩、防护服、药品、试剂盒……医卫物资需求大幅上涨。湖北相关企业争分夺秒复工、千方百计扩大产能,全力确保物资供应。

        “苦点累点没什么,只要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都是值得的。”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习云说。1月21日,本已放假的该公司口罩系列产品生产线召集员工恢复生产。1月30日,奥美医疗已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医用口罩达到日产50万只的最大生产能力。

        连日来,湖北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抗流感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可威)。该药从一开始就被纳入新冠肺炎防控药品名单。

        “我们员工三班倒,正在全力进行生产。同时,我们的动力保障、能源保障以及后勤保障都可以确保生产线持续工作,保证人停机器不停,24小时生产。”宜昌东阳光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军说,春节期间,该公司可实现75毫克胶囊剂以及15毫克颗粒剂每月230万盒和1100万盒产能。

        在企业和社会各界为抗疫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的同时,政府和社会大众也在为尽可能铲除滋生新冠病毒的温床、斩断它的传播链条,而孜孜不倦地奋战着。

        1月29日起,湖北鄂州市环卫局每天安排4台以上专用洒水车、两台雾炮车,通过掺兑84消毒液、双氧水等方式,轮流对城区43条主次干道、14个医疗机构和隔离点周边、1个在建医院工地进行每日雾洒消杀,日均消杀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此时此刻,我亲爱的家人们,请原谅,我们不能在家陪伴你们,请理解,这座城市比我的家更需要我们!”在黄冈市环卫局工作的王志雄在诗歌《我们的脚步没有停歇》中,袒露了此刻奋战在街头巷尾的最美“环卫橙”的心声。

    固本: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特殊情况除外的小汽车断油、“一户一人、三天一次”的实名限次出入、送菜上门……

        为尽可能给前线医护人员减少负担,把病毒“闷死”,湖北各地纷纷采取严格的交通管制和居家隔离制度。民生无小事。如何保障好防疫抗疫期间市民与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成为事关民生、民心的顶天大事。

        “各位父老乡亲,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大家务必守住底线,不出门不串门。缺米差油的,可以电话或微信告知驻片干部或中心组长,我们村支两委和尖刀班同志将为你们代购,送货上门,不收取任何费用。”2月6日一大早,湖北恩施市白果乡龙潭坝村村委会妇女委员杨秀娥,在微信群里通知起来。

        两罐奶粉、3包纸尿裤、5斤米豆皮、4把菜薹、5包水饺、1斤青椒、1件“六个核桃”……通过宣传公告,在线“下单”的村民越来越多,杨秀娥挨个“接单”并做好记录。

        群众不出门,干部多跑腿。疫情防控期间,白果乡12个村居120余人坚守一线。龙潭坝村、见天坝村等村委会纷纷自发组建起义务代购“跑跑”队,既减少了人员的流动,又保障了村民的生活需求。

        地处鄂西的宜昌市兴山县古夫镇,则给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送出了一份服务包:一份便利(收纳盒1个)、一份营养(鸡蛋30枚)、一份安全(84消毒液1瓶)、一份防护(口罩6个)、一份安心(温度计1支)、一份指南(观察告知书1份)、一份守护(体温监测表1份)、一份关怀(书信1封)、一份保障(抗病毒药品两盒)、一份服务(1天屋周1消毒、两次电话随访)。

        “疫情无情人有情,这个时候是老百姓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做到让居家观察者舒心、安心、放心。唯有我们共同携手,共同努力,才会早日打赢这场战‘疫’。”古夫镇党委书记向月军说。

        (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