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4日 星期二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还应做好五方面工作

    作者:曹洪欣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4日 16版)

        全国中医药大会提出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药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因而,把握“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落实“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要把这一任务完成好,应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正确把握中医药发展方向,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中医药主体发展是“守正创新”的核心。这需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6方面20条重点任务,促进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文化、产业发展与体制机制建设适应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中医药法》为保障,切实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与预期寿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保持中医药优势与特色是“守正创新”的关键。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不断汲取历代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基于人的诊疗模式,在人身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以人的生命、健康、疾病为核心的诊疗模式与防病治病规律。二是“天人合一”“形神统一”“脏腑和调”的整体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形体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脏腑与经络及四肢官窍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对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女子以七岁、男子以八岁为一周期,不同年龄周期的生理病理特点不同,采取相应的养生、防病治病方法,实现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目标。四是“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观,既突出整体调节、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治疗法则为一体,也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以及丰富多彩的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等相互配合,体现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与优势作用。因此,坚持发掘中医古籍文献精华,不断丰富中医理论与实践,既是“传承精华”的重点,也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径、战略选择。

        三、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是“守正创新”的不竭动力。中医药注重对人体“象”与“道”的把握,以及“证”“术”的综合运用,融入儒、释、道文化精华,吸收我国历代自然科学成果,形成鲜明的诊疗优势。中医“司外揣内”、四诊合参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方法与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对养生保健、亚健康状态干预与突发性疾病、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既能体现针对病因病机的个体化治疗,又能体现调动自我康复能力的整体调节作用,同时具有简、便、验、廉与安全的优势,在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中发挥医药特殊作用,特别是在基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不仅能有效实现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的目的,而且能改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这种特殊作用对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径。屠呦呦研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实现诺贝尔奖设立115年来中国内地科学家零诺奖的历史突破;三氧化二砷(砒霜)治疗M3型白血病;黄连素治疗代谢性疾病等研究成果,显示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有效传承发掘中药传统应用与新型制剂研发,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具有示范作用。这需要我们坚持中西并重、优势互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中国智慧与方案,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五、营造珍惜、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众健康的广泛需求是“守正创新”的根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与中医药知识水平,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人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社会风尚,只有了解中医才能享受中医,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才能为形成人人享有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必须坚持“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强化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不断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防病治病能力。只有把健全服务体系、发挥特殊作用、提升中药质量与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传承与开放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作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使中医药真正成为国民维护健康、防病治病中坚力量,才能为健康中国建设与服务人类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曹洪欣,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