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答问】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悠悠民生,健康为大。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的打响,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科学生活与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健康问题,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然而,构筑中国健康之路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有力部署与切实推动,也需要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增强科学辨别力,真正承担起“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如何以全民健康观与科学素养的提升托举健康中国?请听专家为您解答。
本期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 沈洪兵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吴浩
河南省职工医院党委书记 于茵茵
1.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中,生活方式与行为比重占60%
记者观察
近日,12位院士联名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共同呼吁:科学认知新发传染病,配合排查、及时就医、做好防护。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战役中,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科学认知同样重要。
光明智库: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专门用了一篇三章的篇幅,对“普及健康生活”进行部署,强调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结合此次疫情防控,您认为全民健康素养包括哪些方面?个人的自我防护对促进全民健康有何意义?
沈洪兵: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中国居民健康素养主要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从本次疫情防控来看,要有效控制一种新发传染病疫情,居民应具有主动寻求和获取正确的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能力,并根据所获得的疾病知识和防护技能自我防护、必要时及时就医,从而有效保护自身健康。从区域甚至全国的传染病防控来看,具备较高健康素养的居民越多,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效果就越好,危害就越小。当每位居民都具备了某项传染病防控的知识和能力,该传染病就可得到有效控制。推而广之,如果所有居民都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那么距离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目标就不再遥远。
从2013年起,我国就提出将健康素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优先策略。2016年,《纲要》更是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定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应对新发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亟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尽可能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
吴浩: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离不开公民健康素养的培育。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印发,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作为专项行动,明确了提升健康素养是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要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健康素养和科学生活方式对个人生命健康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全球相关研究发现,在影响个人健康与寿命的四大因素中,生物学遗传因素的权重占15%,环境因素占17%,卫生服务占8%,生活方式与行为占60%。如果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80%的Ⅱ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由此可见,想要拥有强健体魄,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十分必要。
于茵茵: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全民健康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国家的统筹规划、系统专业的学科教育、相关机构的切实行动、个人的责任意识塑造等诸多环节。要把《规划》落实到位,仅有要求还不够,立规矩才是保障。规矩必须有“切身感”,和个人利益挂钩。任何自觉行为的养成,都必须从规矩(制度)开始。制度告诉人们“做什么、怎么做”,不这样做将受到怎样的惩罚。久而久之,规矩便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健康素养培育的文化自觉。
2.以科学认知铲除伪科学的“温床”
记者观察
观察生活百态,不难看到人们健康观念与行动的转变:牛油果、秋葵等营养食品悄然走红,微信运动激发了健身热情……但以慵懒为常态、以“压力山大”为借口胡吃海塞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盲目追求各种“养生神器”的中老年人生活状态令人担忧。此次疫情中,一些关于健康防护的不实传言披着科学外衣满天飞,令人难辨真假。
光明智库:提升民众的科学认知水平至关重要。在党和政府的宣传倡导下,我国民众对生命健康的科学认知有了怎样的提升,还存在哪些不足?
沈洪兵: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检测报告(2018)》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成效显著,从2008年的6.48%提高到2018年的17.06%。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运动、养生,主动参加体检和疾病早期筛查。但是,由于健康宣教方式和内容存在偏差,正确的科普知识提供不足,一些伪科学、伪健康知识鱼目混珠,影响了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尽管整体上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依旧存在城乡、区域、代际等差距,尤其是老人、妇幼、贫困人群对健康知识的获取明显不足。
于茵茵:人人都向往健康生活,但仅有向往远远不够。如果没有规范渠道获取科学系统的健康认知,人们就会缺乏判断力,导致伪科学信息不胫而走。在不法企业的营销炒作下,缺乏科学素养的人们很容易成为谣言的跟风者,进一步催生了伪科学的“温床”。因此,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第一要务是增强公民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认知,尤其是防控知识的知晓率。
提高民众的科学认知水平,需要系统的健康教育。我国健康管理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专业学科,健康管理的理念也逐步被政府与民众接受。但是,目前还没有从制度设计上赋予健康管理实质性地位,如学历教育、职称体系等。未来应给予健康管理学科更大重视,使其尽快成长壮大、惠及广大百姓。
吴浩:我国已建立国家级、省级两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建立了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在医疗、预防、康复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健康知识传播,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的信息。但是,很多民众维护健康的能力仍然不强,缺乏基本保健常识,例如,并不清楚如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即便掌握了此类知识,仍难以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这既折射出我国健康科普教育存在的不足,也反映了公众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升。显而易见的是,吸烟酗酒、熬夜久坐、药物依赖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成为诱发慢性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因素。所以,公众要善于从正规渠道获取健康信息,提高甄别和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并提高自我要求,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垃圾分类、勿食野味、保护环境,是对自己的健康投资
记者观察
2005年,钟南山院士在《抗击SARS实践与新人文精神的思考》一文中强调“公共健康观”:健全社会公共卫生体系,追求“人人享有健康”;在公共卫生领域,主要精力仍要放在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上;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由对生命的普遍关怀,衍生出对自然生态的全民关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光明智库:个人的健康生活绝不只关乎自身。对所处社会环境的科学认识、对自然生态的关爱保护、对各类资源的取用有度等,都应是科学生活方式的内在含义。对此,您有何建议?
沈洪兵: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们都希望获得健康,获得便利舒适的生活,这无可非议;但我们要意识到,这两者之间也存在许多矛盾。一方面,便利舒适的生活不一定是健康生活,如开车出行,既不经济,又污染环境,还不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自己的便利舒适,可能造成他人的不方便、不舒适,如开车出行者多了,行人、骑车人的出行空间就随之减少。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是要刻意摒弃科技发展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而是要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尽量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在国家层面,要全方位保护人民健康,用政策引导、规范居民健康行为;对个人而言,应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健康和全方位健康。此外,在对健康的认知上,除了认同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外,也需看到道德健康的重要性。
于茵茵:水、空气、食物和环境是生命存活的四大条件。现代医学发现,在导致疾病的各种因素中,上述四方面的污染所占比重日益加大。环境污染需要大家身体力行才能改善,如果每人都能以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做好垃圾分类、拒绝食用野味、保护生态环境,就等于间接地为自己做了健康投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不仅是体制机制问题,更是理念、素养问题。
4.统筹各方力量,将“大健康”蓝图变为现实
记者观察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我国将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光明智库:党和国家该如何统筹各方力量,将“大健康”蓝图变为现实?我们该如何拥抱科学生活,筑基健康中国?
吴浩: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方面,国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通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培养了大批健身指导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建立了权威专家库,发动医护人员承担科普工作;通过健康城市建设、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等方式,营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健康中国行动,引导公众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牢筑心中,树立正确健康观。
沈洪兵:国家层面,党和政府要真正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战略设计,创建保护人民健康的政策环境,协同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密切合作,建立较为成熟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机制,加强专业规范引导,培育国家、省市层面的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团队。
社会层面,要将健康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强化健康赋权与社区健康促进,使更多居民参与健康干预与宣传教育活动。卫生健康系统相关机构和人员要主动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提升居民防病意识和能力。
民众角度,要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主动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形成与发展。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金振娅、王斯敏、李婷、蒋新军、刘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