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3日 星期一

    临港新片区:加快打造我国全方位开放新高地

    作者:李鲁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3日 16版)

        2019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简称“临港新片区”)建设作出明确指示,强调临港新片区要“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

        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临港新片区须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为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等四大功能提供助力。

        行动回顾:在政策支撑、产业布局、营商环境及城市功能提升上下功夫

        自2019年8月正式挂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发扬“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神,相继出台了一批产业、金融、人才等政策,并加快政策落地实施,力争打造制度创新高地。

        出台“临港50条”,构筑政策支撑体系。“临港50条”坚持“三个优先”,体现特殊支持,几乎涵盖了从上海市事权出发、发展急需的全部政策支持,涉及管理权限、专业人才、财税金融、规划土地、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配套政策力度超前,分工负责部门紧密跟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78项任务分工、《特殊支持政策》的80项任务分工及自动适用《浦东再出发若干意见》政策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明确的产业扶持政策,共计近180项政策任务,目前已完成1/3以上。据统计,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接洽各类项目近500个,其中70多个产业项目已初步具备签约落地条件,总投资额达1000亿元。

        布局前沿产业,建设开放型产业体系。“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和“智能造”产业集群,正在加快成长为浦东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器。前沿科技产业、新型国际贸易、高能级航运服务和跨境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正加紧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统筹培育以总部经济、智能经济、蓝色经济、离岸经济、创意经济和健康经济为代表的新片区经济形态。

        推广“临港速度”,塑造上海政务品牌。为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临港新片区加快行政审批,加大简政放权,积极推动特斯拉项目审批模式的常态化、制度化。在多方助力下,特斯拉超级工厂实现当年开工、当年交付首批国产版特斯拉。受益于特斯拉项目的成功探索,新奥动力微型燃气轮机研制项目从摘得土地到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和施工许可证“四证联发”仅用了五天时间。“临港速度”的推广,得益于临港新片区从“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办成“一件事”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及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一网速联”“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通用”“一网赋能”服务品牌,建设全球数据港的率先探索。

        瞄准现代化新城,完善城市形态功能。依据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新城建设目标,对照广大市民的迫切需要和热切期盼,上海市进一步夯实大基建,大力度提升城市功能,全力做好临港新片区总体规划、交通、配套产业等专项规划,全面保障基本民生、提高品质民生;积极探索精准化住房管理,坚持精细化城市管理,鼓励支持临港智慧城区建设,在更大范围推进海绵城市试点。

        前瞻建言:以制度创新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上海样本”

        在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临港新片区要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博采众长、发扬优势,做好经济形态、城市形态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三篇大文章。为此,应着力以开放探索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新城建设为载体,以人才集聚为突破,构造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大型“生态圈”,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上海样本”,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贡献上海力量。

        积极构建大型“生态圈”。有步骤、分阶段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形成支撑整个区域经济的多功能构架,从产业、金融、贸易、航运、研发等多个维度着手,积极构建大型“生态圈”,把产业创新、深度研发和高水准服务融为一体。

        抓住“境内关外”牛鼻子开放探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紧实施投资经营、货物进出、资金流动、运输开放、人员执业、信息联通六大开放政策,加快建设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加快落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在经贸规则、法律规范、政府服务等方面探路先行,逐步实现由特惠到普惠、从“临港速度”到上海速度、中国速度的转变与提升,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树立制度标杆。

        聚焦高端产业和前沿领域,发挥新经济形态引领创造作用。临港新片区建设应按照先行启动120平方公里,辐射联动386平方公里,整体谋划873平方公里总布局,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融合发展新型贸易、投资、研发、产业、服务等更多功能。

        规划建设现代化新城,服务新时代上海城市功能新跃升。通过大力发展临港新片区,形成新时代上海发展东有临港新片区、西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比翼齐飞”的新战略空间。依托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协调构建集疏运体系,打造服务“一带一路”、服务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打造近悦远来的国际化人才聚集新高地。规划建设国际创新协同区,发挥顶尖科学家论坛带动效应,加快建设浦东国际人才港,落实临港人才新政,让海内外人才将临港新片区作为追梦的热土,创新、创业、创造的摇篮。

        (作者:李鲁,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