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如何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深圳市罗湖区将“支部建在小区上”的探索,给人以启迪。
如果说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那么城市社区可以说是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由于离“中枢神经”有很长的距离,倘若“神经末梢”麻痹,也就容易成为国家治理的空白点和盲区。而且,城市社区治理盲区一旦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就会滋生。因此,解决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是坚持党全面领导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思考基层党组织如何全面领导社会治理,这对于研究如何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深圳市罗湖区把“支部建在小区上”作为改进和完善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重大举措。在做法上,从小区试点到小区创造经验,再到全区整体推进,形成一套清晰完整的工作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深刻回答了城市社区治理需要抓到哪个层级、抓哪些关键环节等问题。在“支部建在小区上”探索和实践中,深圳市罗湖区着力抓好小区党支部这个城市治理的核心力量,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城市治理的鲜明主线,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在城市社区层面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形成了城市社区治理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把“支部建在小区上”的探索蕴藏着“建组织、定制度、强机制”的治理规律,包含着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协同逻辑。建组织,回答了“谁来治理”的问题,明确党支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完善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定制度,回答了“按什么规则治理”的问题,健全了党全面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强机制,回答了“用什么方法治理”的问题,形成了一整套可操作的程序,使基层社会治理既有秩序又有活力。健全和完善了治理体系,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千家万户就能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作者:时和兴,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秘书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