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浩然厅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新局面”座谈会正在这里举行。院属各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满怀喜悦与憧憬,总结盘点一年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的体会和收获,畅谈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思路和举措。
一年前的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寄予殷殷嘱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发出了建设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动员令。一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学者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振奋精神,只争朝夕,在打造全国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学术家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好历史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1.牢记使命,不负重托
“贺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科学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历史科学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哲学社会科学迎来快速发展的好机遇。”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冠梓深有感触,他说,新建历史理论研究所是落实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历史理论研究所担负着坚持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倡导正确历史观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长时段、大历史,树立世界历史眼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致力于为当代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历史智慧和智力支持,推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史学成果。
郭沫若、侯外庐、胡厚宣……一个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承载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辉煌的发展历程。如今,历史研究所更名为古代史研究所,开启了新的征程。“新时代,我们广大史学工作者应继承和发展以郭沫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开创的中国历史学研究事业,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推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史学研究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坚持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重,坚持学术研究与以史资政并重,坚持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构建并重”。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笑洁强调了该所的责任和担当。
时代赋予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延续历史文脉”的使命与担当,新成立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就是为了传播优秀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博物馆处负责人巩文说,我们的展览要通过一件件鲜活的文物文献,尽力呈现一幅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连续发展的壮美画卷,努力诠释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回答好“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历史之问”。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表示,建设新时代中国史学,更加需要史学工作者时刻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与情怀,胸怀“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志向,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信条,潜心研究,刻苦勤勉,走出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以更加鲜活的、更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成果,以史学工作者应有之担当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史学研究工作者的初心就是为人民、为国家做学问”。近代史研究所崔志海研究员认为,史学研究不但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学问境界,做到学与思的统一,博与专的统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出世”与“入世”的统一,历史与理论的统一。
2.守正创新,回应时代关切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强调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世界历史研究更要坚持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在纵贯古今、横接中外的长时段和大视野中,研究考察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罗文东说,历史学,尤其是世界历史,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其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应局限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而要关注人类以往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和完整过程。因此,世界史更需要宽广的视角,在尽可能详尽地收集史料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着力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人类文明的提升提供镜鉴。
历史理论研究所左玉河研究员认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人民的立场)、基本观点(群众的观点和阶级的观点等)、基本理论(社会形态理论)和基本方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运用到历史研究的具体过程之中,建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理论体系。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边疆地区发展既有宝贵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作为长期从事边疆研究的史学工作者,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孙宏年深刻体会到,历史问题是影响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要在边疆研究中继承优良传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把“中国视野”“全球视野”有机结合,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特点和法律地位,总结中国边疆治理的经验和规律,把握历史的大趋势,发出“历史正声”。
世界历史研究所孟庆龙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和观察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呈现出广泛而深远的世界意义,对二者的关注点不能简单聚焦于经济因素和地缘政治,而要充分阐释其实质是通过缩小差异、加强互联互通、建立世界网络、促进共同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3.拓展眼界,推动融合发展
“2019年12月中旬,我们搬到新的办公大楼后,大家切磋交流更加方便了,不仅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而且中国史与世界史乃至历史学与考古学之间都可以‘直接对话’。”考古研究所董新林研究员表示很喜欢这种状态。的确,现在该院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研讨会、交流会渐成风气,面向全国推出的学者工作室、建立非实体中心等措施,更是为学科深度融合提供了机制性保证。
董新林还谈到这样一件事:“我组织了一次外国著名学者关于元墓壁画研究的讲座,参会学者多是考古和建筑学专家。正当我们为某个问题而热烈讨论时,一位古代史研究所的年轻学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文献线索,让大家茅塞顿开。这件小事也让我们尝到了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历史与考古学交流的甜头。”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不仅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还指明了深化历史研究的路径,这就是走学科融合发展的道路。”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说,融合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研究中国历史问题必须具备相当的世界历史知识,具有从世界看中国的大视野;同样,研究世界历史问题又必须了解中国历史,具备中国人应有的主体视野,而不是盲目跟随域外之风。宽广的全球视野与各类知识的融合,是我们正确认识历史从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不二法门。
作为青年学者,古代史研究所刘子凡副研究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是兼收并蓄,坚持对话,通过介绍外国学术理论和学术观点,跟踪和回应全球性的热点学术问题,进行科学的交流讨论,不断提高中国历史学科的研究水平和体系建设。其次是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历史学与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分子生物学、气象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研究,丰富我们对人类古代文明的全面认识。最后是推进古代文献与文物的开放利用和全面数字化,使学术真正成为天下之公器。
4.凸显重点,聚焦“三大体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的殷切嘱托,也是中国历史研究院这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的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全国史学研究的态势初步形成,《历史评论》创刊号正式出版,中国考古博物馆基本组建完成,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就热点问题亮剑发声,通过一系列原创文章和史料依据,从多个方面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论调,传递了正确的声音,获得广泛的认可……
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曾花大力气回顾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历程,分析了中国考古学“三个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和艰巨任务。他指出,中国的史前史和上古史几乎是完全依靠考古学家的手一锹一铲发掘出来的。百年来,中国考古学积累了海量的考古材料,大致弄清了中国史前各主要地区的文化面貌和发展阶段,也大致弄清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物质文化样貌,填补了历史时期的不少空白。现在,翻开任何一部世界历史,东亚地区的历史特别是上古史和史前史都离不开我们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学术界主要是绕不开我们的发掘资料,我们对于世界人类社会科学和世界历史一般理论的贡献还有很多欠缺。建立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跻身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让中国的考古学家对人类发展的一般性问题研究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是我们不能推卸的重要责任。
话语体系建设不单是学科之事,更关系着对历史来路和未来前景的正确认识。“边疆史地研究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国边疆研究所李大龙研究员说,边疆史地研究工作者要在我国古代边疆治理、南海主权、丝绸之路等问题的研究中紧扣现实脉搏,取得丰硕成果,为国家大政方针提供思想文化支持。
5.顺势而为,开创繁荣发展新局面
“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和灵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指出,纵观历史研究的发展可以发现,各个时期的史学研究都有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其他史学最鲜明的区别就在于坚持社会形态理论,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彰显了强烈的人民主体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好的继承和发展,要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史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升华提供借鉴与参考。”高翔强调,我们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回应时代召唤,启动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在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要加强前瞻性、预见性的研究,善于“治未病”,突出问题意识,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要通过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联合成立高水平的研究中心、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论坛等方式,切实发挥史学服务现实的功能。要努力做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播普及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及时发声、敢于亮剑。要着力推出有权威学术研究做支撑的优秀历史文化通俗著作,利用新媒体平台讲好历史故事,普及正确的历史知识。
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学术特色是多学科深度融合,联合攻关。高翔表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没有哪个学科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能解决任何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没有哪个学科能脱离其他学科的支持单独发展。也就是说,学术必须也只能在与不同学科的交融汇合中实现突破和进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学术趋势,善于顺势而为,加大力度推动组建跨学科团队,创新项目管理模式,鼓励优秀学者建立工作室,推动跨学科对话和融合。
一定要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历史学派。当前,我国的学界掌握的资料不少,但是缺乏理论概括,缺乏我们自己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概念。高翔指出,当前有些人沉醉于考据学,考据是历史学最重要的方法,但不是研究目的,历史学不能止步于考据,而是要在实证的基础上提炼思想,这才是历史学研究的目的。我们的研究必须立足中国大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派,推出体现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风格的鸿篇巨制。只有坚持独立思考、做有思想的学问,坚持用中国史学自己的话语体系来阐释和书写人类历史,我们的学术才有尊严、有品位,才能更好地与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对话和交流,在国际史学的风云激荡中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学术的声音。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参加座谈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时代是中国特色历史学大有可为的时代。高翔坚定地表示,中国历史研究院将与全国史学工作者一道,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矢志不渝,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谱写华美壮丽的篇章。
(浔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