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星期四

    郑培民: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

    作者:谭畅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04版)

    郑培民同志工作照(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据新华社长沙1月15日电(记者谭畅)“这枚沉甸甸的奖章既是对父亲一生奉献的巨大褒奖,也是对后来人的莫大激励,要继承父辈的遗志和精神财富,努力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奋斗者’。”

        2019年9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为父亲郑培民领取“最美奋斗者”奖章后,郑海龙在社交软件写下上述文字。

        郑培民,生于1943年7月,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等职务。

        20世纪90年代初,郑培民从湘潭市委书记调任湘西州委书记,他率领全州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这根主线做文章——力推农业生产新技术,实现粮食自给;引进大电网,破解制约发展的电力因素;为偏远山村通水通电……

        两年多时间,郑培民跑遍了全州218个乡镇,住过30多个乡镇。除去在省里州里开会、办公的时间,在“开门见山”的湘西,这组数字意味着他难有喘息之机。

        1992年7月,得知自己被提名为副省长候选人,郑培民在日记中写道:“对当官一事,我比较淡薄。但党和人民的信任,仍是激发我永远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动力。所以,我决心进一步增强党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做好工作,一切交给党安排,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在抗洪一线坚守数十天。他坚持靠前指挥,情况紧急时,甚至上前线搬麻袋抢险。400公里的长堤他踏过不止一遍。回到家里,掉了20多斤肉的郑培民对妻子杨力求说:“这次抗洪,是对我生命极限的挑战!”

        郑培民曾经分管过湖南省的教育。为减轻学生的负担,他亲自去翻学生们的书包,看哪一种教材是必需的,哪些是额外负担。

        分管干部工作时,和他有过接触的干部都反映,郑培民不居功、不诿过,敢于承担责任;他当面敢于批评人,背后却保护人;在他手下工作,觉得安全、踏实。

        郑培民一直心系人民。他曾对同窗好友说:“我坚持每天早上逛菜市场,走大街小巷。反正谁也不认识我,我可以多听一听老百姓说的真话,为他们做点什么,也安排好我的工作。”

        凡是群众写给他的信,郑培民总是坚持自己拆看。下农村,他要到农民家去,掀开锅盖,瞧瞧他们吃的什么饭;看看猪圈牛栏的家畜,撩开蚊帐摸摸农民床上的被褥……

        郑培民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起考验,在小节上同样能固守节操。工作调动搬家、儿子升学、女儿出嫁等,他从不张扬,坚持“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始终做到防微杜渐。

        杨力求敬重郑培民的为人,更注重维护丈夫的形象。她有“三不”:不帮人向郑培民带任何信,不传口信,不接受任何礼品。郑海龙说:“在廉政问题上,爸爸把前门,妈妈守后门。”

        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在参加十六大“两委”人选考察工作时,因心脏病突发,倒在工作岗位上,享年59岁。

        在担任领导职务的近20年里,郑培民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