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星期四

    兰花联结的中日友谊

    作者:陈心启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14版)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讬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鲁迅

        多年前,一位日本朋友托人带给我一部三卷线装的兰花名著《兰华谱》。该书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在兰界颇负盛名,内容涵盖了拥有广大爱好者的诸多国兰名品,故甚受欢迎。但因发行量很小,国内图书馆未见收藏,笔者也是首次得见真容。

        这里所说的国兰名品,是指受国人青睐的某些特定的兰花种类。兰花是一个很大的植物家族,在植物学上叫“兰科”。科中包含约27000个种,分别隶属于近800个“属”中。国兰就是指“兰属”中的某些地生种类,如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等,以及其所从属的数以百计的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少数也见于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这些兰花大都具有条形、细长、飘逸的叶片和素淡、高雅、清秀的花朵,有时还有一缕淡淡的香气。在兰花中风格迥异,独树一帜。

        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国人大多喜欢素淡、雅致、沉稳、洁净的风格,推崇质朴、坚韧、廉洁、忠贞的情操。而国兰在某种程度上正好体现了这种风格与情操,因而甚受国人的喜爱。尤其是文人墨客,以国兰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与绘画。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博物馆收藏的国兰画卷,至少有南宋、元、明、清的137幅,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而这种源远流长的爱兰之风,对日本也有深远的影响。此类兰花在日本不仅拥有为数众多的爱好者,而且人们也同样崇尚类似的叶姿与花色。

        日本有关兰花的名著及其作者,也大都展现出与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例如,日本1728年出版的《怡颜斋兰品》,其作者松冈恕庵就是一位通晓汉文,精于儒学,能用中文写诗纪事的专家。书中涉及许多中国文人对兰花的题咏和中国本草学家对兰花的考证。此书后来还出了中文版,对中国兰界也有重大的影响。由于中日两国兰界的频繁交流,相互影响,在国兰中有许多种类的名称是中日共用的。例如,寒兰原是日本名,而建兰则是中国名。这两个名称均被两国民间广泛认同和采用了。

        《兰华谱》的作者小原荣次郎曾经早年游学中国,在上海等地居住了近20年,一生爱兰养兰,回国后还曾多次从中国浙江、福建一带将兰花名品引入日本栽培。该书倾注了他的毕生精力,而且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书中的题字大多数都是用中文书写的,其中由鲁迅和郭沫若题写的两首咏兰诗尤其引人注目。

        这两首诗都是咏兰,但鲁迅的诗除说兰外还另寓深意,而郭沫若的诗则只写兰花,无意他顾。前者写作的时间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而后者则是在1937年《兰华谱》出版的前夕。

        鲁迅与郭沫若都曾是留日学生。他们分别于1902和1914年赴东灜学医,后来又都转而从事文学研究,成为一代文学巨匠。他们在日本有许多朋友是众所周知的,但与日本兰界的这段文化渊源却鲜为人知。这两首咏兰诗不单是对兰花的赞誉,也是对中日友谊和日本兰界名人小原荣次郎友谊的认可。两诗风韵高雅,意境深刻,书法流畅。我在访问日本时,虽然曾经看过这两首诗的复印件,但今天重读起来,依然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以兰为媒,联结中日民间友谊的事例还很多。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由鲁迅、郭沫若题词的《兰华谱》正好是由日本知名人士松村谦三先生作序的。松村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生前总是念念不忘发扬光大中日民间的传统友谊。他在1962年访问中国时,曾在杭州会见周恩来总理,而周恩来总理也特意赠送他一盆名贵兰花“环球荷鼎”(春兰品种)。松村谦三带回日本后,精心培育、增殖,又将培育出的新兰株赠送给日本的许多兰花爱好者。通过栽花送花,不断培植中日民间友谊。值得赞颂的是,松村谦三的儿子松村正直在1978年不顾自己89岁的高龄,再次来到中国,把自己繁殖的“环球荷鼎”还赠送给浙江绍兴兰协,表达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凡此种种,令人钦佩不已。

        中日一衣带水,民间的交往源远流长,而和平和友谊应是历史的主流,也是奔腾向前的巨流,所经之处必将涤瑕荡秽,去末归本,把和平和友谊深深地印刻在两国民众的心灵中。

        (作者:陈心启,中国兰花学会原理事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