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胞波情长 命运与共

    ——中缅智库对话会畅谈新时代中缅关系

    作者:本报记者 鹿 铖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12版)

    图为对话会现场。鹿铖摄/光明图片

        【特别关注】

        1月的仰光气候宜人,“当代中国与世界——中缅智库对话会”14日在仰光著名的皇家湖畔召开。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缅甸外交部、中国外文局、中国驻缅甸使馆联合主办,对话会主题为“赋能新时代中缅关系”。缅甸国际合作部部长吴觉丁、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吴哥哥莱、缅甸外交部战略研究与培训司司长吴昂貌敏等人出席了对话会并发表演讲。中缅两国政要、专家学者等250余人参加了对话会。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众人的搀扶下缓缓走上演讲台,用自己微弱但铿锵有力的声音为在场的观众娓娓道来他心目中的中缅“胞波”情。他是缅甸外交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钦貌钮,曾多次到访中国。他表示每一次到中国都令其印象深刻,在去西安的访问中,更是深深地被璀璨的中华文明所吸引。他表示,中缅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两国相邻相亲,很多少数民族同根同源,民族服饰和文化也相近,在过去的文献记载中,时常能看到两国友好往来的互动。他认为,当前世界一体化程度加深,需要各国站位高远。“随着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缅交流合作愈加频繁,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感受中国文化与发展,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两国作为友好邻邦带来的益处。希望缅甸的专家学者和青年能认真学习两国友好历史,了解友好交往进程,为加强两国文化及其他各领域交流助力,做努力维护两国友好关系的人。”

        当前中缅两国已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如何加强现有友好关系,是缅甸贝达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妙严瑙登更为关心的问题。他认为,2020年对于中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人民的中国梦。而缅甸人民也有自己的缅甸梦,那就是建设和平、发展、民主的缅甸联邦。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中国与缅甸国家发展情况不同,但两国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对于更好推动社会进步的诉求也是一致的。中缅两国致力于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合作,共同为应对当前挑战、建设自己的国家而努力。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前总统吴登盛首席顾问吴哥哥莱在讲话中指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前的国际环境中,互利共赢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与世界、中国与邻国的交往之中。中缅两国倡导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树立了国家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中缅两国正积极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这是顺应时代应运而生的伟大构想,缅甸充分支持并积极参与。“一些西方国家攻击‘一带一路’倡议,然而事实已经证明,这是国家间互利共赢交往的体现,众多参与国已经从中获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缅甸有一句话,有共同目标的人们,高山大海都不能隔断。吴哥哥莱说,中缅两国都在为国家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两国的友好合作一定会使彼此能更好地应对前进路上的挑战。”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黄靖认为,中缅两国能够成为发展中的好伙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主要力量。没有政治上的高度稳定就没有发展,而保持稳定需要建立高效、廉洁的治理体制。稳定、发展、制度都是中缅两国需要面对的共同挑战。中缅需要和平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对建立在多边机制之上的全球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有共同诉求。受制于基础设施落后,缅甸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在施政方面也受到了很大局限;而中国也面临着地区之间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缅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加强中缅合作,不仅能快速提振缅甸国内基础设施水平,也会为中国西南部省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当今世界范围内部分国家的政治歧视、文明歧视,中缅两国应该在平等、互信、互利基础上携手共同应对,结伴而不结盟、合作而不对抗,对自身文明、对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高度自信,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

        分议题讨论环节,两国专家学者围绕“增进政治互信,深化战略合作”“交流减贫经验,共促繁荣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互利共赢”“深化人文交流,传承胞波情谊”等议题,开展了务实且富有成效的对话研讨。与会人士一致认为,要推动中缅两国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加强各领域、各层级交流合作,共促发展,共同繁荣。

        缅甸国际合作部部长吴觉丁在总结时表示,中缅两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关系,友好往来传统历久弥新。中方一直以来都尊重缅甸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支持缅甸全国和平与民族和解进程。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大项目合作也带动了沿线就业和经济发展,提升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当前,不仅政府间交流频繁,两国民间交流也蓬勃发展,以民众支持为基础的交流互动,是加强两国文化及其他各领域合作的核心。在民生发展方面,中国在脱贫、减贫等领域的成绩有目共睹,值得缅甸学习与借鉴。此次两国智库对话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中缅两国学者应发挥智库专长,深入总结经验,为新时代中缅关系蓬勃发展建言献策。

        在闭幕式上,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徐麟表示,中缅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关键在于五大要素: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强有力的执政党、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管用有效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今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习近平主席即将对缅甸进行的国事访问,对进一步巩固中缅“胞波”情谊、推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两国智库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着力增进战略互信、着眼推进互利合作、着重促进民心相通,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开展好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创新研究,赋予新时代中缅关系更充沛动能,推动深化两国关系不断稳定向前发展。

        (本报仰光1月15日电 本报驻仰光记者 鹿 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