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2日 星期日

    知识经济改变了什么

    ——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作者:本报记者 温源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2日 05版)

        【会客厅】

        随着当前数字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以知识、智力、创意为载体的脑力劳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发强大,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形态已经体现出较强的知识经济的特征,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认识知识经济?其又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记者:什么是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相比有哪些不同?与新兴的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相比又有哪些差异?

        黄群慧: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生产、交易、流通、消费全过程基础上的经济,传统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是按照产业的属性来分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并不是没有了工业农业,而是把知识作为重要的要素单独进行呈现。之所以知识能够成为独立要素,也是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技术日臻成熟的结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知识本身的价值越来越高,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知识经济与新兴的数字经济、信息经济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比较模糊,在概念上彼此互有交叉。一般来说,数字经济、信息经济更体现出现代计算机技术处理方式发展的特性,而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外延更广,更具抽象性和系统性。

        记者: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投资模式、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甚至人的思维模式等产生怎样的影响?

        黄群慧:知识经济的兴起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包括投资模式、产业结构甚至人的思维模式,知识的价值将更加凸显。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在于创新推动。其投资回报和产品附加值也主要来自创新在提高生产力上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工业农业因其原材料载体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实体经济。而知识经济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广泛渗透于各产业并带来新的产业分类:一是知识经济催生的全新产业,如信息技术、电子科技、通信产业等;另一方面,知识经济赋能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全面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转型升级。

        知识经济带来的变化将是全方位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在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真正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要素来自知识的创新,而仅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往往是不可持续性。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重点所在,将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记者:当前,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黄群慧:上个世纪中叶以后,知识经济开始逐渐兴起,表现为工业化社会之后的信息化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一方面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要补上工业化发展之课;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着知识革命与信息革命的挑战,双重任务叠加下,我国虽有后发的劣势,但同时也有后发的优势,那就是少走弯路,通过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把后发劣势转为优势,加快发展。目前我国在一些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依托庞大的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工艺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快补足短板、迎头跟上。

        记者:我国加快构建以高科技、信息化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您有哪些建议?

        黄群慧:首先我国要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其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知识经济并不是仅仅关注高技术产业本身,还要注重把知识创新与传统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当前我国传统经济占比仍然较大,要加快提升传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知识经济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本报记者 温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