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宁夏海原:脱胎换骨的安居之变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宏 本报通讯员 马永红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1日 03版)

        【新春走基层·吾乡吾土吾家】 

        寒冬腊月,枝丫疏瘦。1月7日,中国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海原县被一场雪染得银装素裹。沿着山间公路穿行,广袤的大山深处,错落有致的红色砖瓦房点缀其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记者来到曹洼乡买牛沟村,村庄依河而建,山脚下曾经居住过的窑洞依稀可辨,与一幢幢新居形成鲜明对照。

        “现在日子好了,自来水通到了灶台,装上了热水器,也有了致富产业。”住上安全舒适、宽敞明亮的新房,71岁的村民马成录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海原县位于宁夏西海固贫困核心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千百年来,窑洞一直是当地主要民居。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直到前几年,仍有数万户农村居民住在“危”字号的旧房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原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摸排、以拆促建,采取农户自建、企业助建、部门帮建、政府统建“四种方式”,以确保家家户户都能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

        “小时候住窑洞,没门没窗、少衣少被,还有野狼出没,住得胆战心惊。”马成录说。20世纪80年代初,买牛沟村村民陆续从山底下的窑洞移居到开阔地带,有的箍了新窑、有的盖了土坯房。马成录家盖起了土坯房,后来,他又对房子进行过几次“升级”,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虽然屋顶残漏、墙皮脱落、地基塌陷,却是马成录家里最宝贵的财产。

        海原全境位于南北地震带上,1920年曾发生过8.5级大地震。虽然危旧房有很大安全隐患,但让马成录拆掉辛辛苦苦盖起的房子,却心有不舍,这种想法在当地农村很普遍。面对“住房有保障”的民生目标,海原县提出“以拆促建”,并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和拆除配套政策,驻村工作队积极宣传,乡村干部上门动员,农村党员、当地乡贤带头示范,带动村民变“被动拆”为“主动拆”。

        2017年,马成录在危房改造补贴政策的激励下,下决心拆除了危房。政府补贴3.5万元,自己仅花了不足1万元,就盖起了70多平方米、具有八级抗震强度的砖混新瓦房。马成录激动地说:“如今我们住上安心房,刮风下雨再也不为房屋安全担惊受怕了。”

        宁夏中卫市委常委、海原县委书记徐海宁说,海原县根据农户家庭经济状况、院落位置、家庭人口结构,分户分类,精准施策,通过原址翻建一批、异地迁建一批、加固维修一批、公租扩面一批、补偿退出一批、周转安置一批、亲属合住一批、直接拆除一批“八个一批”工程,共实施改造危窑危房21005户,直接拆除15921户,全县农民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安居之变。

        房子是物理空间,也是精神空间。住上新房的农民兄弟精气神也焕然一新。

        “以前养牛是为了耕田糊口,现在要脱贫致富。”马成录通过“基础母牛银行”产业扶贫模式,赊销了3头基础母牛发展养殖业。2019年,他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多元,实现脱贫摘帽。在买牛沟村,像马成录一样依靠养殖脱贫致富的村民达到2/3以上。

        前几天,宁夏包括海原在内的4个县区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开始面向社会公示。宁夏西海固的脱贫攻坚进程又向前推进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本报记者 王建宏 本报通讯员 马永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