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答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下)】
本期嘉宾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樊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李萌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董长瑞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王社教
1.找准制衡点,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光明智库: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黄河流域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哪些难啃的“硬骨头”?
董长瑞: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但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水源短缺,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基础薄弱,经济体量规模不大,流域内凝聚力不强,对外开放缺乏吸引力;三是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仍不理想。
樊杰:黄河流域经济贫困地区较多,而这些地区往往具有可再生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生物和农副土特产品资源独特、自然和文化景观别致等比较优势。未来,应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找到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关键点。建议以交通网络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资源优势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以全国科技创新网络为依托,对具有药用、养生功效的生物资源实施产业化开发;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景观为看点,壮大全域旅游,打造国家公园旅游品牌。
李萌:从思想观念看,黄河流域百姓的市场意识、科技创新水平与沿海地区有一定差异。从经济发展看,产业结构偏重传统重工业,流域整体经济竞争力不高。从生态看,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较高。从社会经济体系看,黄河流域产业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单一型产业发展使一些城市抗风险能力较差。
建议下大力气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提升意识,切实提高科技、文化、教育水平;注重生态,在自然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发展经济;集中沿线干部群众智慧,以更高超的智慧给出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区域协同,一方面通过区域分工与协作,培育战略性资源行业产业链,把流域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资产,另一方面,依托“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产业承接、市场对接、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提升流域整体对外开放层次,助推高质量发展。
2.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释放制度红利
光明智库: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在您看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什么,怎样让这个动力系统发挥效能?
樊杰: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由两方面构成。首先,黄河流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如果这个地带有旺盛的发展态势、坚实的发展过程、可期的发展成效,就能有力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其次,黄河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功能,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建立在生态和文化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新产业结构、新供给侧潜能,将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顺利启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必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其要点有三:科技创新体制和成果转换机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后的分配体制;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
董长瑞: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整体规划,稳步推进。当务之急,一是制定覆盖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二是建立健全流域内各省市间的协同机制,三是借助现代科技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四是探索建立流域主体功能区实施机制、流域综合治理机制、流域上中下游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王社教: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要做好整体规划,建立完整合理的“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镇—乡村”联动体系。在事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诸多问题中,应大力关注节水方面的科技创新、统一规划和政策协调。如果不能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革新用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就难以持续。
李萌:利用广阔地域及生态修复带来的“绿色效应”,黄河流域可以在生态容量范围内发展高质量畜牧业;利用风能与光能建设零碳、清洁的能源基地;利用丰富资源进行的产业再配置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推进黄河流域资源、产品、业态等融合发展。
3.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光明智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您对具体落实有何建议?
李萌:上游地区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不适合发展大规模农业,要在保护和修复的前提下,发展畜牧业、加工业、绿洲农业等。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地势平坦,但受缺水制约,应发展节水型产业。
樊杰:关中平原城市群应依托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制造业和服务业基础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走廊,打造黄河流域科技创新龙头;发挥历史文化比较优势,形成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中原城市群应继续强化交通枢纽地位,形成国内外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依托优越的交通地理区位,重构以商贸、物流特别是航空物流为支撑的新型生产网络系统;着力培育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产业等高附加值和经济全球化取向的产业方向,打造黄河流域最具开放性的经济体系;依托农业大省的优势,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食品生产基地。
王社教:陕北、陇东黄土高原的广大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又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可实行精细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集约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同时,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益,进一步改善当地民生。
董长瑞: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应着力建设高水平新旧动能转换区、自由贸易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一方面加速发展千亿元级产业航母,发挥省会城市群辐射带动效应,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典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河海交汇和滩涂景观资源,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综合功能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4.由粗放用水走向节约集约用水
光明智库:水资源的利用,关系到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质量提升,您有什么好办法?
王社教: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建议从五方面着手:
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提高民众节水意识,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明晰水权,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与调配,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从水资源供给、使用到废水处理全环节全过程节水;针对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用水、生态建设用水等不同特点细化政策、分类施策;实行阶梯水价,运用经济手段抑制粗放用水,在保证基本生活生产用水的情况下,提高超额用水的价格。
李萌:上游地区应以保水为主,以水定产、以水定人,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与之适应的畜牧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等,保证村镇活力。中游地区应保水与节水并济,留出充足的自然空间让生态得以休养生息。下游地区应以节水为主,进行产业优化布局,真正管好用好黄河水。
董长瑞:建议以流域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健全黄河水资源管控指标体系,制定跨省区支流水量调度实施方案,准确识别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沙维护等敏感脆弱区域,厘清症结,精准施策。
应坚持节水优先,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建立流域水土利用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提升流域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樊杰:发挥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是有效手段之一。应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的需水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水价体系;发挥政府在用水节水方面的规划与治理职能。要在重点耗水部门开展节水技术攻关,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应持续探索技术过关、运作可行、经济合理的节水措施。
5.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光明智库:一江一河,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意义重大。在国家重大战略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当如何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对接,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
樊杰:黄河流域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只有黄河流域美丽富饶,西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才有望全面实现,沿海和内陆、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才有望全面形成。生态美好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流域,为共建“一带一路”树立信心、建立样板、构筑基地。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探索践行新型城镇化和扶贫新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社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学习借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经验。首先要摸清家底,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黄河流域具有区位优势,是长江经济带联系北方和欧洲大陆的通道,可借此加快发展物流经济;黄河流域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可加快本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升级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又不能照搬长江经济带经验,要明确自己的劣势。黄河流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系统脆弱、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必然要严格限制超大城市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中小城市,避免城市功能和城市人口过分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董长瑞:首先,重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依托科研平台、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整合科技资源、会聚顶尖人才,组建国家黄河实验室,开展水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粮食生产等方面的研究。
其次,系统推进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改革试验,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聚区。
再次,促进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升级,瞄准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康养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全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升级改造一批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品牌建设和绿色生产水平。
最后,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大力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作用,重点打造初具实力的济南都市圈、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打通沿河流域发展交通轴线,形成北方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引擎,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王斯敏、蒋新军、姚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