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开栏的话
这个新春注定不同往年。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只要再进一步,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就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个春天,无数家庭的故事正在改写,许多普通人的奋斗值得点赞。
故事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今年,“新春走基层”活动迎来第十年,本报今日起陆续推出《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新春走基层·吾乡吾土吾家》《新春走基层·今朝笃定前行》等系列专栏、专版和丰富多彩的融媒体产品。我们的记者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捕捉这个春天里的团聚、祝福、期盼和坚守。
“进屋坐,家里暖!”
一开门,没等记者自我介绍,67岁的申明星和老伴儿姚桂琴一把将我们拉入家中。1月7日中午,河北张家口康保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申明星的新家里,窗明几净、年味十足。
“以前的日子真是穷,吃不好穿不好,冬天家里还冻得伸不出手。现在你们看家里多暖和,心里更暖和啊。”申明星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参观新居。
75平方米的房子里,冰箱、空调、液晶彩电、布艺沙发一应俱全。姚桂琴和前来帮忙的邻居们正在炸麻花、炸油饼,置办各式特色年货。
客厅门口墙壁上的几张图册,安静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脱贫印记”——土地流转收入1200元、务工收入9000元、生态补偿1965.9元,一个个数字展现着用双手创造幸福的志气,也展现着政策支持帮扶的底气。
“在政府的帮扶下,我们有了保洁岗位的务工收入,一个月光这一项我们俩就能挣1700多块哩。”申明星说,在小区干保洁,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有收入,这样的幸福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客厅中央的储物柜上,一张斑驳的老照片将时光拉回两年前——低矮破旧的房屋千疮百孔,门上的塑料纸补了一层又一层,却依然难以抵御风沙和严寒。“这就是我们原来在村里住的地方。那时候种地,好年景能存下几斗米粮,差年景连家里的口粮都供不上。”申明星回忆。
如今,这些搬迁后的老村落多数已经复垦,康保县满德堂乡高家沟村旧址作为县里唯一的“扶贫印记”被保存下来。
记者专门走进这个蒙冀交界处的村落,满眼都是断壁颓垣、沟壑纵横。村口那废弃的古井、被冻坏的塑料引水管,好像在诉说着当地人吃水用水的困境。
“瞧,这一户的主人是一位91岁的老妈妈。今年夏天,她和十户贫困户最后搬离了这个村。”指着路边一间老房子,满德堂乡党委书记赵鹏向记者说。
70%的村没有硬化路、60%的村没有标准卫生室、80%的村饮水不安全……一个又一个难题,曾让康保县成为河北全省的贫中之贫、艰中之艰。
“许多村庄空置率高、完善基础设施难度大,脱贫的出路就是易地扶贫搬迁。”康保县委书记刘雪松说,“我们用八个月时间建设完成了95幢移民安置楼房,还进行了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现在,每户农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有了自己的签约医生。‘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8.8万人降至1468人,贫困发生率从36.04%降至0.69%,16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老百姓的笑容背后,是康保县脱贫攻坚的一份份“成绩单”。
在一个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壮丽图景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本报记者 张碧涌 李慧 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