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那些事儿让日子有滋味——二○一九我们的文艺·文化篇】
公共文化
基层文化需求指向哪里,文化艺术的生长点就在哪里。2019年,公共文化服务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归依,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不管是在城市小巷的深处,还是在乡村居民的房前屋后,不管是在工厂边,还是在军营中,公共文化服务的“毛细血管”,一直在旺盛地生长延伸,穿过那“最后一公里”,将文化的滋养输送进每个人的生活。
这一年,2325个县(市、区)出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494747个行政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这一年,国家图书馆理事会正式组建,219个公共图书馆、151个文化馆启动理事会制度改革,公共文化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开始参与公共文化机构的管理,正在成为文化的主人。
这一年,“戏曲进乡村”常态化有了明显进展,中央财政投入3.89亿元为12984个贫困地区乡镇共配送约8万场以地方戏曲为主的演出,为基层群众送上了文化大餐。
这一年,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不断拓展,从线下到线上,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服务就会被送到哪里,“云上群星奖”总访问量超过5000万人次,“云上广场舞”点击量达3657万。
文 学
2019年,中国文学朝着高峰之路,继续砥砺前行,经过360多个日日夜夜的披荆斩棘,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
这一年,作家们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云中记》《大桥》《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它们或以真实的笔触记录新时代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或从细微处探寻时代发展中的步履与足音,一部部作品犹如一支支画笔,在细致铺陈中雕刻出民族奋进的灵魂。
这一年,作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陈毅达的《海边春秋》、老藤的《战国红》、赵德发的《经山海》,把笔尖瞄准脱贫攻坚,生动展现了广大人民在这一历史伟业中的光荣与梦想。2019年9月,王蒙获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让人民在文学中的分量愈加清晰,正如他所说,“人民是我们创作最大的动力。我们要时刻惦记人民、体贴人民,为人民说话”。
这一年,作家们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本根,让中国精神熔铸在文艺的骨骼与灵魂之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缔造了2019中国文学的高光时刻。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李洱的《应物兄》,从当代中国最具体、最鲜活的发展中寻找主题,从不同角度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体现着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卓越成就。
电影电视
2019年,中国影视业呈现出了百花竞放的新风貌。这一年,既是我国影视文艺作品收获果实的丰硕之年,也是我国影视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重要时间节点,影视创作尊崇以质量为王、回归艺术本体的趋势愈发明显。
这一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决胜时刻》《古田军号》《红星照耀中国》《烈火英雄》等一批优秀影片先后与全国观众见面,票房口碑双赢,被称为“史上最强国庆档”。电视剧《外交风云》《伟大的转折》《光荣时代》《奔腾年代》等一大批带着国家民族记忆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也为新中国70华诞献上了艺术的贺礼。
这一年,中国影视现实主义精品迭出,哪里有现实的焦点、哪里就有与之相匹配的影像书写,电影《少年的你》《银河补习班》《老师,好》等,电视剧《在远方》《都挺好》《小欢喜》等优秀现实题材作品都以贴近生活的叙述引起了观众的共情与共鸣。
这一年,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主流影视作品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