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04日 星期六

    耧中日月

    作者:梁永刚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04日 05版)

    秋日农事忙 新华社发

        【留住乡愁】  

        昔日秋播时节常用的传统农具中,三脚木耧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家伙。你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聪明智慧,一架小小的木耧居然同时兼具开沟、播种、掩土的功效,设计之精细,做工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耧为木铁结合的古老农具,由耧腿、耧铧、耧把、耧斗、耧杆、耧核、拨棍等组成。先说一字排开的三条耧腿,耧腿中空,便于种子落地,一次能耩三行;耧腿的下端包裹着锃亮锋利的铁制耧铧,主要用来开沟。用来手扶的耧把木制而成,横着固定在耧腿之上。耧斗连接在耧把中间,是盛装种子的容器,其底部设计有方形小孔,通往中空的耧腿,均匀摇动耧把,种子便从耧斗中流入耧腿,借助耧铧的力量完成播种。耧杆是连接耧和牲口的重要部件,由两根三米来长的木杆组成,固定在两侧,大致呈V状,宽的一头套在牲口身上。耧核是耧身上一个重要的部件,木质圆形,乒乓球大小,看上去貌不惊人,却控制着种子流出的速度。木制或者竹制的拨棍位于耧斗下方的方形小孔中,和耧核相连,摇耧前进时,耧核就会有节奏地晃动,随之也带动着拨棍来回拨动。耧核晃动的速度快,拨棍拨动的频率就高,种子往下流的也就越多。

        旧时的乡间,用耧播种通常都是牛拉,但也有用人力牵引。用牛拉耧时,除了摇耧的把式外,还要有一人站在旁边专门牵牛和扶住耧杆,掌握行进速度和拐弯,此人称为“帮耧”。后面扶着耧把摇耧的那个人称为“耧把式”,负责掌管播种的速度和密度。用人拉耧时,前面无须“帮耧”,紧靠一人扶住并摇晃耧把即可。耧斗底部有一小孔,此为种子流出的“仓眼”,下耧播种前,耧把式要一番调试定好仓眼,以控制下种稠密稀疏。小小仓眼关乎着播种大事,如何确定是个技术活,耧把式凭的是经验,靠的是古训。

        乡谚说:“麻、麦、豆,一指头”“芝麻、谷,一黄豆”。木耧下地后,耧把式双手紧扶耧把,将耧稳稳架平,左右匀速摆动。手在忙活,眼睛也不闲着,要紧盯脚下土地,留意仓眼下种快慢。用耧播种有很多诀窍,譬如“三摇三不摇”,每一趟播种前,耧把式都要提起耧把紧摇三下后再将耧铧入土;反之,每一趟快播种到头时,要慢摇三下耧把后再把耧轻轻提起,确保播种的稀稠均匀。当然,摇耧也不是乱摇一气,讲究的是“一平二净眼观三,紧三慢三猛一掂”。耩到地里的种子不同,耧铧入土深浅、仓眼所定快慢也不同,为此,先人们总结出了一句句生动鲜活的农谚,譬如“麦种深,谷种浅,芝麻影住脸”“谷宜稀、麦宜稠,玉米地里卧下牛”。

        在秋播时节的田野里,农人们边扶耧把边不停晃动,耧核和耧斗一次次碰撞在一起,发出一连串“叮咚叮咚”的声音,这声音便是耧铃声。我一直认为,那一路清脆悦耳的耧铃声,是庄稼人的汗水浸泡出来的原生态音乐,排遣着农人一路摇耧的单调和寂寥,滋养着清风明月下的那一支支田园牧歌。但在我听来美妙动听的耧铃声,对于摇了大半辈子耧的祖父来说却稀松平常,只是依靠这声音的微妙变化,祖父就能判断出种子流的快慢,以便及时调整晃动耧把的速度。

        大概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传统的木耧被一种叫作“铁耧”的新式播种工具所替代。铁耧清一色都是金属构架,钢管焊接,耧前还安装了两个小轮,既避免了播种时一次次上提耧把之苦,又确保了耧铧开沟的深度均匀,使用起来省力方便效率高。从此,摇耧播种不再是祖父那一代耧把式们的专利,而成为一种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农活。

        一架架木耧在老辈人无奈不舍的叹息声中,最终渐次散架,退出了曾经叱咤风云的农耕历史舞台。随之消逝的,还有那天籁一般的耧铃声,恍惚间便成为了人间的绝响。又过了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铁耧居然也落伍了,挂在小型拖拉机后面的播种机,成为农人们播种的首选,昔日费劲巴脑摇耧播种一亩地至少要大半天,如今小拖拉机马达“突突突”一响顶多一个钟头就搞定了。耧中日月,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渐行渐远了。

        (作者:梁永刚,系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干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