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飞机A320机型的机翼前缘长17米,由500多个零件组成,需要全球30多家供应商提供,由于飞机制造工序严格,缺少一个零件全线都要停产等待。”中航沈飞民用飞机公司采购物流部部长陈博毅告诉记者,高端航空制造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供货公司密切协作,通畅的全球化贸易至关重要。
“为了畅通全球化制造之路,全国各地海关关区之间形成联动,逐步实现数据自动比对,卡口自动核放,企业自行运输,企业成本大幅降低。”沈阳海关自贸处副处长崔发金介绍,以往保税货物在不同综合保税区之间流转的报关手续烦琐,业务流程复杂。自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后,针对飞机行业特点,隶属于沈阳海关的辽中海关综合保税区专门制定方案,帮助企业理顺进出口流程,不仅享受政策红利,更能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现在,机翼零件从上海海关入境,通过7×24小时自助通关,直接运至辽中海关综合保税区加工成机翼前缘组建,通过西安海关隶属的关中海关,在西安组成完整机翼。全程通过上海、沈阳、西安等地海关的密切协作,畅通关区之间流转大门,让飞机制造企业率先感受飞一样的通关速度。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公司副总经理陈宏峰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在国内需要与上海、西安等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进行货物流转,每年申报进出口货物总值达9000余万元人民币。沈阳海关给我们定制了一整套的通关模式,极大降低通关时间和物流成本,物流时间由5~10天缩短至3~5天,每年节省物流成本70余万元。特别是防护漆、密封胶等保质期只有3个月的材料,除去1.5个月的海运时间,能早一天投入生产,对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影响十分巨大。”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轻易不外包生产,而少数获得机翼生产订单的国内企业,将质量和供货时限视为生命线。因此,中航沈飞民用飞机公司对搬进保税区一直顾虑重重,眼看优惠政策不敢申请。“我们一共有两万多种料件,对应单耗关系就可能有十几万、几十万条,对新系统还不熟悉,生怕有什么差错,耽误订单的交付。”陈博毅告诉记者。
为了打消企业的疑虑,沈阳辽中海关制定区外企业入区指引,主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备案工作困难,明确新系统账册可按照料号级管理,企业可根据生产计划自主制定核销周期,允许企业国内项目与国外项目区分管理、分类加工,并按照项目类别进行账册备案。
截至今年11月末,中航沈飞民用飞机公司进入综合保税区3个月,顺利完成“身份转换”,随着辽中海关推广的“四自一简”“一般纳税人政策”以及“委托加工”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新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实,综合保税区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为企业全球化合作敞开大门。
(本报记者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