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从种庄稼到种文化

    衢州柯城农民画亮相京城

    作者:本报记者 田呢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31日 09版)

        “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笔头。”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有个余东村,800人的村庄里,有300多人都是农民画家。他们笔下的农民画充满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

        12月28日,由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馆、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衢州市柯城区委委员会、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种文化——浙江衢州柯城余东农民画进京展”开幕。余东农民画家们满怀喜悦之情,带着100件精心创作的农民画作品和9种25款文创衍生产品亮相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进京跨年展出。

        此次展出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的景色或村民的生活片段,展示的是浙西乡村特有的风土人情,洋溢着乡里乡亲淳朴、善良、奔放的感情色彩,抒发的是浙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讴歌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的新变化、新成就。这既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余东农民画”自身发展的一次全面回顾,也是“文化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余东村坐落在常山港支流大俱源溪边,千里岗余脉罗汉山下,清澈的溪水自北而南,终年潺潺流淌。郁郁葱葱的罗汉山四季花开,逶迤西去,村里传统的皮影、竹编、剪纸、丝绸、木刻等民间艺术、民间传说源远流长,村庄自古美丽如画,山清水秀,人文璀璨,民风淳朴。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一方绿水青山孕育了当地民众的爱美、崇美、画美之心,催生了学画、爱画、尚画的民俗风尚。

        余东农民画始于20世纪60年代,画家们把门板当画板,以卧室当创作室,不断借鉴剪纸、刺绣、皮影、木刻等多种民间艺术创作技巧,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余东农民画中,可以充分品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流淌与传承。同时,余东农民画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农民画家与党一心,与时代同步,将昂扬的激情倾注笔端。

        目前,余东村已开发出以农民画为特色的装饰画、丝巾、雨伞、手提包、小屏风等40多个品种的衍生产品,中国·余东乡村美术馆、画家主题精品民宿等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

        当地农民从种庄稼收益,到用艺术品创收,实现了人生的角色转换和美丽蝶变。他们把文化种在土地上,种在生活中,同时也种在自己的梦想里。种出了一片美丽动人的风景。

        (本报记者 田 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