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世界第三大河流,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中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余公里,汇入茫茫太平洋。中游,距入海口约1100公里处,中国内陆中心城市——武汉巍然屹立。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这座1100万人口的城市燃起圣火。开幕式主体育场所在区域——武汉开发区,位于武汉西南,是知名的“中国车都”。这里年产100多万辆汽车、1700多万台空调,是武汉全市经济体量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中西部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国家级开发区。军运会,让世界认识了武汉开发区。这座城区,也正在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风口”产业,拥抱世界,走向未来。
武汉开发区因车而生、因车而兴,现在正因智而变、因智而盛。今年9月,武汉发出自动驾驶车辆商用牌照,标志着自动驾驶商业示范运营项目落地。10月23日,100多名军运会中外媒体代表前往武汉开发区,探访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感受科技的力量。多位试乘体验东风自动驾驶汽车的参观者禁不住竖起大拇指,无人自动跟车、转弯、刹车,让大家印象深刻,纷纷称赞“体验很好”。
武汉汽车产业已初步完成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武汉开发区下一代汽车发展目标显示,未来5年将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支撑,建成集智慧交通、智能出行、智慧城市于一体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融合创新与生态
在武汉开发区中部腹地,长江与通顺河围合而成90平方公里的区域,从天空上看这里酷似一片扇形树叶——中间蜿蜒的通顺河是其主叶脉,四周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河流湾汊构成了树叶的支叶脉,而点缀其间的绿色葱茏山林则组成树叶的叶片。
这片“树叶”,就是武汉开发区智慧生态城。
这里自古就是充满智慧的地方,诸葛亮在此运筹帷幄,草船借箭,巧借东风,联吴抗曹。大军山、小军山、设法山留下的千年遗迹,每天都在诉说三国时期的风云故事。
这里是生态之城,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东临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通顺河贯穿其中,川江池、状元湖、官莲湖、硃山湖、牛尾湖、上屋丘等12个湖泊镶嵌其中,大军山、龙灵山、硃山、鸳龙山等11座山峰绵延起伏,让这里成为武汉市的城市绿肺。
这里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武汉长江主轴南端、位于武汉市三环线和四环线之间,距离机场、火车站行程40分钟。有轨电车、地铁、城市快速公交等,与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以及城市二环线、三环线、四环线、外环线等快速交通道路相连,构建起复合式交通体系,形成了通达全国乃至世界的交通优势。
如今的智慧生态城,碧水蓝天,绿树成荫,生态环境绝佳,宛如生长在绿叶上的城市。
在龙灵山生态公园,18.9平方公里内已建成九曲湾湿地、十里芝樱花坡和30公里环山绿道等公园景观。公园利用山坡地形种植了6万平方米的芝樱花海,规模堪称全国之最。每年清明前后的盛花期,漫山遍野的芝樱花和格桑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每日吸引3万名游客前来健身徒步、定向越野、赏花观光。
毗邻龙灵山的是鸟类主题公园——武汉鸟语林。园内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引进托哥巨嘴鸟、蕉鹃、蓑羽鹤、绿孔雀等一大批国内外珍稀鸟类,成为武汉市民亲近自然、鸟类观赏的好去处。
打造未来智慧城市样板
秉承“产城融合、生态优先、智慧提升、微城发展”的规划理念,智慧生态城围绕生态、智慧、文化、休闲四大规划主题,建设创新之城、文化之城、融合之城、和谐之城、绿色之城和体验之城,高标准建成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成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和旗帜。
近年来,智慧生态城相继签约落户金发科技研发中心、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EV100动力电池研究院及生产基地、华为智能网联汽车、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研究院、德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至驱动力汽车电控系统研发生产项目等一大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以及融创智造中心、融创文旅城、奥山冰雪运动小镇、中衡国际设计小镇、宏泰重离子肿瘤医院、爱莎国际学校等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功能配套项目,总投资达800多亿元。
“未来,智慧生态城将继续坚守‘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以打造代表武汉未来的山水宜居休闲城、创制活力新都市为目标,以塑造山水生态环境、引进新兴产业、打造智慧城市为特点,以下一代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装备为重点产业,集聚高端人才和高端业态,从产业升级引领、城市功能补充两方面,支撑‘中国车都’升级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武汉开发区智慧生态城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智能化推动“汽车+”跨界融合
汽车产业产值已连续多年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为什么还要提出跨界融合?要融合什么?怎么融合?今年9月,第二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召开,近600名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刮起“头脑风暴”,为武汉开发区“汽车+”跨界融合把脉问诊。
“智能化时代,汽车不再是单纯代步工具,要通过设计更多场景应用,让汽车越来越善解人意,给老百姓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汽车消费者代表说。
早在2016年11月,开发区就借国家级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的东风,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双引擎”,抢占下一代汽车产业制高点。
“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矿山等封闭环境是可行的,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应对大规模进入城市交通环境?”面对这一“经典之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建议,通过互联网+空天信息+智能交通,实现交通资源的全时空动态感知和交通工具的全过程运行管控。武汉开发区亮出实招,用5年时间打造下一代智慧交通支撑平台,具备测试车辆上路运行条件。
全产业链打造国际化“车都”
武汉开发区拥有东风本田等6家整车企业,年产汽车100多万辆,是武汉人引以为豪的“中国车都”。在汽车行业面临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快速重构的今天,武汉开发区靠什么继续引领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武汉开发区已推动成立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组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近百家自动驾驶领先技术创新企业率先跨界联合。根据规划,2022年将形成涵盖下一代汽车研发设计、智能终端制造、智慧交通平台运营的完备产业生态体系。
自动驾驶,把人身安全交给汽车,放心吗?今年10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百余位中外媒体记者参与体验试乘。“这里采用了当前较为先进的技术,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更是首次在国内大范围使用。”中移智行创新部负责人说。
“测试基地是一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就像一个磁场,能吸引大量整车企业、智能零部件公司、车联网公司等聚集,形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业内专家表示。
武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万亿元规模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需要集聚培育具有强大自主研发能力、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引领下一代汽车发展的领军企业。2019年年底,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建成投产,一期项目完成了80万套各类控制器、12万套电机、5万套电池系统的制造,并拥有完整的“三电”开发及试验验证能力。
建设智能车都,要从单打独斗走向集团作战,走产业集群之路。武汉开发区积极构建“一区多园”产业格局,建立创新产业园、创新谷、青年创新服务中心、汽车工研院、双创示范基地等,吸引数十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研发机构入驻。近期,武汉即将签约引进48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项目,其中智能网联汽车项目16个,新能源新材料项目7个,检验检测及其他科技孵化项目25个。
产业人才引领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武汉开发区所做的必答题。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紧邻长江黄金水道,通过高科技领域的人才集聚,提升汽车行业发展的含新率和含绿率,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沿线上的一颗明珠。
不久前,武汉开发区精心打造的“车都人才一卡通”上线,人才通过“网上办”等方式,可享受项目落地、产业提升、安居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10大类16项服务。
以产业会聚人才、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助推产业,组成了“3+N”政策链: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实现“从落户到上市”全流程奖励;推出高端人才引育、骨干人才集聚等六大工程,努力集聚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创新人才队伍;制定创新创业创造办法,引领企业增加研发创新方面投入。
武汉开发区设立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吸引创新创业优秀人才落户。近年来,引进院士10名、“千人计划”专家20名、车都产业领军人才近百名,累计支持“车都英才”项目222个,发放项目资助1.3亿元。同时创建了人力资源产业园,聚集20家人力资源公司提供高端人才服务。
武汉是大学之城,是人才聚集的高地,也是科技创新主战场。武汉开发区参与承办20余场“校友资质回汉”活动,累计签约项目110多个,签约金额超过3000亿元;每年筹集高薪优岗2万多个,举办校园巡回招聘会20余场,筹集人才长租公寓2584套,每年吸纳2万余名大学生来区创业就业。
宜居了才能更好宜业,通过实施“绿满车都”行动计划,增加优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资源供给,让更多人才、企业和产业真正聚集。驱车走在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长江、通顺河、官莲湖三条水系交互贯通,南北大小军山对峙,东西龙灵山凤凰山延绵起伏……这里让人每天都能享受“有氧工作”。
2014年,龙灵山还是废弃矿坑,武汉开发区利用原始地形地貌,经过生态修复建造了一座“天然氧舱”。如今,全区有26个湖泊,精心做好“大湖+”文章,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创新人才、企业和产业奔着好山好水而来,促进了城市发展升级和绿色宜居。
下一步,武汉开发区将把筹办军运会凝聚的精气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市工业经济稳住底盘,坚持“四都”(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通用航空之都),“沿江发展”战略不动摇,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武汉的建设贡献车都力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