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浙江诸暨:

    一本工匠证 让农村工匠可投标村级工程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左苏阳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30日 03版)

        【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时】

        近日,浙江省诸暨市浬浦镇白杜坞村,一项预算为23万多元的道路硬化工程进行招标。与以往不同的是,参与投标的不是建筑企业,而是本村的5名工匠。他们依次摇取竞选号后,招标方又通过摇号的方式最终确定中标人。消息传出,社会一片叫好,群众满意,落选者服气。

        今年5月新修订的《诸暨市村级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规定》提出,对预算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村级工程,可以通过工匠库方式进行发包。经过前期调研和准备,该市浬浦镇在绍兴全市率先进行试点,通过一本农村工匠证,开创了村级工程发包的新模式。

        对于这个结果,农村工匠周国普难掩激动之情。作为预中标人,他笑着说:“以前没这个农村工匠证,像我们这些本村的农民进不去招投标门,只能是公司进去再转包过来给我们。”

        按照以往规定,这部分村级工程只能由企业参与招投标,企业中标后,往往会转包给当地的施工人员,并从中抽取至少10%的管理费。如今打破这道门槛,投资额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村级工程项目,持有农村工匠结业证书的本村能工巧匠可以直接承担。如此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施工效率。浬浦镇白杜坞村村主任黄国仁介绍,现在村集体资金可以节省10%左右。

        记者了解到,农村工匠证为能工巧匠们打开了承接工程的通道,但要拿到这本证,个人必须具备相应资格,报名后还要经过村里推荐,并参加镇里组织的统一培训。

        本月初,周国普和其他9位村民参加了浬浦镇首期村级工程农村工匠培训,考试合格后拿到了结业证书。但这本证既是参加村级工程招投标的入场券,也是戴在工匠头上的“紧箍”。

        浬浦镇副镇长何奇宝说:“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如有发现工匠没有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安全,或者发生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我们也会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监管,严重者将会被清除出招投标队伍。”

        诸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章忠潮介绍,这次浬浦镇进行了微改革微创新,率先进行了工匠库发包模式的试点,指导意义重大,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作,在全市推广。

        有专家认为,浬浦镇把准社会需求之“脉”,以创新的思维和大胆改革的魄力,搬掉了村级工程项目管理的“拦路虎”,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的动力,一招破解治理难题。这种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探索,不仅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更为如何通过微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左苏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