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是一位有着坚定扎根意识和明确共同体观念的作家,他寻找生活根据地,在根据地里扎根,了解根据地人民的感受、情感和愿望,目的是要和那里的人民群众建立情感和联系,为人民共同体打造精神家园。他深知作品都是为人民创作的,应在人民的欣赏中实现艺术价值。离开人们的阅读欣赏,文本就变成了作家的自言自语。想让人民欣赏作品,作家必须植根人民,深入人民生活实践,体验人民的实际生活,与人民形成感觉相通、理想相近的生活共同体。
柳青时刻站在艺术的立场,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审美创造和加工,为人民建构一个既能满足他们审美需要,又能激发他们审美理想的艺术世界,让作家和人民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共同体。一是扎根人民,为审美共同体奠定基础。柳青始终奉行要想写作必先深入生活的原则,他认为写作是作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又是和读者进行的一种对话活动,要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影响,必须了解人民的感受、要求和愿望,必须懂得人民的话语规则、阅读水平和审美理想。二是研究中外名著,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作家的初心是创作有温度、有价值的作品,所以深入生活的目的是要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来介入和丰富人民生活。
探索创新方式,构建人民满意的共同体。柳青不是形式主义,但他推崇创新,倡导创造,他认为新的创造方法对激发读者的审美欣赏兴趣,满足读者的审美欣赏乐趣,进而建构读写共同体非常重要。他说,一个写作者要完全摆脱模仿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作家。
(作者:段建军,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