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学生时代,文学意味着什么

    作者:本报记者 刘平安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6日 09版)

        日前,《中国校园文学》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校园文学诸多话题引发文学界、教育界广泛关注。与会专家学者在回顾《中国校园文学》30年风雨历程的同时,也把目光聚焦校园,探讨文学在学生时代意味着什么。

        随着新型媒介的多元化,纯文学刊物曾普遍遭到冲击,经历了“《朝花》凋零,《巨人》倒下,《希望》渺茫”的低谷。但是《中国校园文学》等一些刊物依然存在,原因正如作家张炜在给《中国校园文学》创刊30周年的寄语中所说:“校园里有最多的读者,也有最多的作者,校园是文学的大本营。”

        “读书多懂得多的人会更受欢迎”

        走进八年级学生闫子涵的房间,最抓人眼球的莫过于满屋子的书。他已经记不清读了多少本书,也不记得那些泛黄的书翻了多少遍,每天回到家,从书架上拿一本书几乎成了下意识的习惯。从天文地理等科普性书籍到《童话大王》等儿童文学,还有各种文学名著和刊物,他的房间俨然成了一座小型图书馆。闫子涵的妈妈董前说:“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家就专门开辟了一个读书角,家人轮流陪他读书。只要是好书,只要不影响学业,他喜欢的书我们都会给他买。”

        像董前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时代的发展改变的不只是大众的教育观念,对读书习惯和文学基础的培养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买其他的东西可能需要考虑一下,唯有给孩子买书是毫不含糊的”,这是大多数家长的心里话。即使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敢拍着胸脯说:“砸锅卖铁也得让孩子上学,再穷也得给孩子挣够买书的钱。”

        近年来,自上而下的语文课改带动了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对语文和孩子阅读的重视。国防科大附小校长易宇介绍:“我们一直通过各种文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有句话叫‘得阅读者,得语文’,一点也不假,阅读多的孩子语文成绩往往都不差,在写作上更是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在小学,作文经常被当范文念或者在刊物上发表过作品的学生,常常被叫作‘小文豪’,很受欢迎。”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像国防科大附小一样,会组织很多文学活动,用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能力,如“最美阅读者”评选、古诗词朗诵比赛、广播站美文赏析等。

        相比于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用心营造好的阅读环境,孩子们之间自发的“文学交流”更具有内生动力。正如闫子涵所说,“从小学开始,同学之间经常会互相推荐一些书,没读的人会显得落后”。就像聊游戏一样,好书也是他们之间的重要谈资,“读书多懂得多的人会更受欢迎,‘有文化’会被高看”。

        “因为文学,我的学生时代更加多彩”

        “最初组织读书会,就是因为喜欢‘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句诗,希望把志同道合的文学爱好者聚在一起读书,聊文学,让大学时光丰富起来,这样也不至于虚度光阴。”中国人民大学“求是读书会”组织者之一李柳勇介绍,“读书会聚集了不同专业的文学爱好者,每周推选一位主持(讲)人,由他推荐书目,为大家预留一周的读书时间,然后周末聚在一起进行观点碰撞。整个研究生阶段都是这样,不仅读了很多经典书目,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在激烈的讨论中得到了成长。”读书会成员之一高谦说:“我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但是在读书会,大家会耐心地鼓励和倾听每一个人发表观点,我在这里找到了自信,这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是学生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

        类似的读书会或者文学组织普遍存在于各个中学和大学校园,它们像一个个港湾,收留了很多文学爱好者。文学把丰富的人生百态和世间繁杂景致通过妙笔做成文化大餐,在丰富他们生命的同时,也满足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大多数人因为所谓的“忙”成了文学的匆匆过客,文学也成了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殿堂和不熄的心火。而像李柳勇、高谦这样坚持遨游在文学海洋里的人,则因为文学拥有了一段美好的“旅程”。

        出生于1999年的年轻作家龙思韵,今年正式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她从两岁开始在父母的引导下背诗,7岁自主地阅读一些文学作品,11岁开始创作近20万字的长篇处女作《凤凰花开》,两年后正式出版,后来又接连出版和发表了很多作品。因为文学,她从初中开始担任学校少年文学院的首任院长;因为文学,她的初高中一路免费;因为文学,包括宿管老师在内的学校师生都很关照她;因为文学,她很早就接触到诸多文学大家;因为文学,她一路收获了无数的善意和感动。龙思韵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文学,我的学生时代更加多彩,未来我会继续坚持读书和写作”。

        “校园是文学的沃土,是作家的摇篮”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老家有个报社开设了一个小记者专栏,不仅接受小学生的投稿,还会组织报名的小记者前往全市各地进行考察和采访,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我连续三年报名了小记者活动,并追随大记者到不同的地方采访。我从那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写作、阅读和投稿,后来又接触到《儿童文学》和《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几乎每期都看,很多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很多作家的名字也依然历历在目。”出生于2000年的年轻作家张艺萱很感恩,她说,“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成长,从读者到作者,文学活动和文学刊物成就了现在的我”。

        张艺萱从一次小记者经历走上了文学道路,而另一位出生于1999年的年轻作家渡澜则是因为一次写作课,老师把她的作品推荐给了《青年作家》。此后,《青年作家》于2019年5月首次刊发她的《谅宥》《声音》《圆形和三角形》三篇短篇小说,其与众不同的叙述方式和优秀的表达能力,迅速引起文坛关注,《收获》《人民文学》《小说选刊》《青年文学》《草原》等刊物相继推出她的作品。渡澜还没来得及反应,已经被邀请参加了一些重量级的文学会议,一些旧作被翻出来,新的约稿也在排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说:“校园是文学的沃土,是作家的摇篮。”互联网时代,文学活动和文学刊物依然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和价值,它们不断在沃土里埋下种子。大量的文学讲座,读书分享会、报告会和校园文学奖、青年文学奖等关注校园文学的活动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了参与文学交流,展示文学天赋的机会;以《中国校园文学》为代表的文学刊物则把文学和校园有机结合,一方面成为大中小学生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作家,另一方面则为年轻读者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作品,丰富其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培育了一代代学生读者的阅读审美和趣味。

        (本报记者 刘平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