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前接受中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

    希望此行能够成为进一步牢固日中关系纽带的契机

    作者:本报记者 张冠楠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2日 08版)

        在即将出访中国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受了中国媒体的联合书面采访。安倍晋三在回答提问中表示,日中两国共同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肩负着重大责任,希望此行能够成为进一步牢固日中关系纽带的契机。

        安倍晋三指出,在日中关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层互访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去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去年10月他作为日本首相时隔约7年对华进行正式访问。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期间访日。去年以来双方高层如此频繁互访的势头,值得为之高兴。

        安倍晋三指出,日中互为邻邦,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而且现实中也存在着邻国间才有的各种课题。正因如此,他认为领导人之间坦率地交换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他希望此行能够成为进一步牢固日中关系纽带的契机。

    日中对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肩负着重大责任

        安倍晋三在答问中指出,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着巨大变化和不稳定因素凸显的局面。日中两国共同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肩负着重大责任。他相信,在作为世界第二、第三经济大国的中国和日本之间开展合作能够形成一股巨大力量。日方也愿同中方一道,通过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时启动的“大阪轨道”,推动世贸组织下的数字经济新规则的制定进程。

        安倍晋三表示,今年适逢日中韩合作开展20周年。他希望在日中韩领导人会议上能够总结迄今以来在广泛领域中取得进展的日中韩合作,同时也希望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在环保、老龄社会、人员交流等共同课题上的三方合作。在三国之间,存在着邻国间才有的各种各样课题,但正因为有这些课题,三国更应该利用这种机会进行坦率的讨论,从而逐步推动进程,奠定发展的基础。

    民间交流是支撑两国关系的基础

        安倍晋三在答问中指出,日中两国自邦交正常化以来,政府层面,以及民间、地方、企业等各个层面,都在不断全面深化友好合作。民间交流是支撑两国关系的基础。他去年访华时与李克强总理将今年定为“日中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并一致同意在今后5年内实现3万人规模的青少年交流。迄今为止,约230多项活动被纳入日中青少年交流促进年项目之中,日中共约27万多人已经参与其中。目前日中两国青少年交流开展得如此活跃,的确可喜可贺。

        安倍晋三表示,明年夏天,东京将举办奥运会及残奥会;2022年,北京也将举办冬季奥运会及冬残奥会。明年也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促进年”。他期待抓住这个机会,促使两国民间交流取得更大发展。

    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

        安倍晋三在答问中指出,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今年6月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时,与会各方达成了“有关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的G20原则”。遵循该原则所具有的开放性、透明性、经济性、债务可持续性等国际社会之共同理念,推动在第三方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推进的,不仅是日中两国,而且也是第三国能够获益的“三赢”的企业间合作。

        安倍晋三指出,去年5月,他和李克强总理就共同设立跨部门、官民联合的“关于推动在第三方开展日中民间商务活动委员会”,并就在他访华时举行旨在向民间企业提供交流机会的“日中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达成一致。现已在两国民企等之间签署了52项合作备忘录,该项合作的落实工作正在取得进展。

    关于创新和知识产权合作

        安倍晋三在答问中指出,去年10月,为了探讨两国在创新与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他和李克强总理就建立日中创新合作对话达成了一致。据此,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首次对话,双方就创新与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合作和课题等事宜交换了意见。今后将继续利用好该对话机制,进一步探讨具体的合作方式。

        安倍晋三表示,为了以健全且可持续性的方式推进创新合作,需要对知识产权领域等的环境加以完善,同时也需要相互就对方国内制度和政策加深理解。通过该对话机制,日方将继续加深与中方的讨论和交流。在能够让日中两国,乃至地区和全世界获益的创新与知识产权领域,推动合作发展。

        (本报东京12月21日电 本报驻东京记者 张冠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