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人才实力彰显中国战胜风险挑战底气

    作者:本报记者 罗 旭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2日 07版)

    11月26日,中国建筑师董功获颁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证书。图为董功在授证仪式上发表演讲。新华社发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中右)在座谈会上为新当选院士高原宁(中左)颁发院士证书。新华社发

    嫦娥四号成功落月,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左一)对科研人员表示祝贺和鼓励。新华社发

    12月5日,海南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团队在交流科研助力黎乡脱贫事宜。新华社发

        【强国密码】    

    阅读提示

        人口众多、人才丰富,是中国经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基础。

        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全党全国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是中国特有的优势。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个市场主体,决定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有巨大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1.高等教育积聚支撑发展的澎湃动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口红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资源。2018年全国16岁至59岁劳动力人口总数达8.97亿人。

        “中国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2019-2020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相对于‘人口红利’,人口素质驱动的‘人才红利’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介绍,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到20%。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3833万人。目前,我国9亿人力资源中有2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为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200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系列“卓越计划”。10年来,20所试点高校大胆改革、努力创新,在选拔拔尖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参与以及加强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

        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素质,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占16.9%,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左右,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目前,中国就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高素质劳动力的不断增加有利于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潜力。”柳学智说,“因此,‘人口红利’并未消失,教育事业带来的‘人才红利’更值得期待。”

        2018年全球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已经形成了人力资源“低成本—高效益”的开发模式,人力资源开发贡献水平从2000年的全球第26位,大幅提升为第5位,成为全球人力资源开发进步最快的国家。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当前,“人口红利”进一步转为“人才红利”,积极效应正加速显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70年来,中国从一个连自行车、汽车都不会制造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一个科技大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如此巨大的进步,依靠的正是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

    2.高技能人才支持“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2019年8月28日,中国高技能人才迎来了高光时刻。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颁奖环节,“China(中国)”一词一遍遍响起,一个又一个中国选手走上领奖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技能人才发展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

        为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难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不少保障性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8年高职院校新增30所,2019年院校扩招100万。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高职(专科)院校已连续两年实现超2%的增长;普通专科毕业生数量已连续两年实现超5%的增长,进修及培训人数在2018年更是实现了超50%的增长。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技能劳动者达到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为29%,增长近千倍,在世界各国绝无仅有。

        “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秘书长包雅钧说,“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已经到来的新技术革命,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并发展建成制造强国,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特别是技能人才素质。”

        近年来,各地竞相涌现的技能比赛与世赛形成“矩阵效应”,点燃了年轻人学习技能、钻研技能的热情,激发出全社会更加尊重技能人才、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蓬勃开展的技能大赛,为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圆梦舞台,已有5000余人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一大批优秀选手晋升了国家职业资格等级。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国际经验证明,技能人才是通向制造业强国的阶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制造”走上世界舞台。从“嫦娥”探月到“蛟龙”探海,从神舟飞天到高铁奔驰,从“墨子号”遨游太空到“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从解答“圆珠笔之问”到建设港珠澳大桥……一个个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名名新时代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高技能人才是精益求精的坚守者,是提升企业机床产品加工精度的“研磨大师”;是加工出精度为0.003毫米的航空产品零件、为国之重器打造最强“心脏”的航天钳工;是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最小规定的隧道“爆破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奋战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无数高技能人才用奋斗的汗水、精湛的技艺成就了中国速度、中国精度。”柳学智说。

    3.高精尖人才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飞速发展的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

        中国高铁的发展,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步伐,推动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根据“一带一路”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支持上海、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贸区建设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量身打造人才政策。编制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着手研究制定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人才新政。

        源泉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围绕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凝聚人才,人才队伍建设迎来密集回报期。人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研水平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创新成果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涌现出量子调控、中微子振荡等一批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器、超级计算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铁、4G移动通信、核电、新能源汽车、杂交水稻等重大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引领世界新潮流,我国在全球人才和创新版图中的位势大大提升。在实现中国梦“关键一程”上,人才越来越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最前端,越来越与国家民族事业同频共振,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发挥第一资源、第一驱动力、第一优势作用。

        智士者,国之器。人才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柳学智说。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联合主办)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