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黄冈师范学院:

    打造“黄冈”品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作者:彭锦 夏庆利 胡世刚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9日 10版)

      黄冈师范学院前身是张之洞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历经百年耕耘,始终坚守师范办学传统,逐步形成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与优势。百年传承,薪火相继,一代代黄师人,扎根鄂东,服务桑梓,坚守教育的梦想与信念。目前,黄冈80%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或曾在黄冈师范学院进修深造。

    教育硕士“黄冈”品牌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

      2012年学校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以来,坚持面向黄冈基础教育,确立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的培养目标,以“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差异性”为特质,以黄冈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理论知识和基础教育研究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全程教育“临床”理念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现黄冈基础教育品牌传承与创新。

      “黄冈”品牌教育硕士培养,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2×4”课程体系,即第一学期:基础理论课程+教育见习;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课+专题调研;第三学期:论文开题+教育实习;第四学期:课程选修+论文答辩。

      “黄冈”品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推行“学—思—行”一体化,其中“学”包括学习理论知识、学职业技能,目的是提升教育硕士的学识和素养;“思”即“反思”,通过教学观摩、学术会议和教育论坛培养研究生反思意识,通过文献阅读、课堂研讨、教研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反思能力,通过问题诊断、案例教学、教研课题培养研究生解决问题能力;“行”包括教学技能训练、课例分析、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教育见习、教育调研和教育实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责任与理想融合。

    “十个一”工程保障教育硕士“黄冈”品质

      “黄冈”品牌教育硕士始终坚持质量导向,抓实抓细过程管理,重点实施“十个一”工程,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每年一期“教育硕士高端论坛”

      为拓展研究生视野、提升学术素养、规范学术研究,学校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一期教育硕士研究生高端论坛,先后举办“黄冈名师论坛(2013)”“湖北名师论坛(2014)”“卓越校长论坛(2015)”“教育局长论坛(2016)”“教育专家论坛(2017)”“黄冈名师论坛(2018)”“教育专家论坛(2019)”共7轮,论坛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基础教育的热点理论问题和实践创新经验,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有效拓展了研究生视野、提升了研究生学术素养。

      每年一本《教育硕士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专辑

      学校每年出版一本《教育硕士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集,稿源为全体教育硕士导师和研究生,聘请基础教育专家学者匿名评审,入选论文将作为导师考核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的重要前置条件。目前已出版7辑,此举有力促进了研究生问题意识与反思能力的提升,也强化了导师的基础教育研究意识。

      每年一次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座谈

      学校建设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分四个层次:国家级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校级研究生高端实践基地、院级研究生实践基地。

      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基地的作用,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基地建设座谈会,听取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基地导师队伍建设,规范基地导师指导行为,加强基地条件建设,着力提高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

      每年一期导师培训

      学校坚持开展导师年度培训制度,每年一个主题。2019年的主题是“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规范”,邀请了教育硕士教指委专家解读各种规范性文件精神,邀请优秀硕士导师介绍经验,召开讨论会,探讨指导研究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学习硕士导师考核办法和指导规范,督促导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绷紧学术道德神经,担当教书育人使命,打造一支数量足、结构优、能力强、素质高的导师队伍。

      每个研究生一笔专项业务费

      投入是人才质量保障的前提条件,学校每年划拨给每个研究生专项业务费,由研究生自主决定参加教学技能竞赛、教育调研和学术会议开支,旨在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术意识,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每年立项一批教学研究课题

      学校每年为硕士导师立项一批教学研究项目,资助导师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案例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同时,为教育硕士研究生立项一批研究生工作站项目,资助研究生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每学期一次教学竞赛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加强教育硕士教学技能训练,学校每年上半年在校内举办一届教育硕士微课比赛,邀请本校专家担任评委,目的是展示教育硕士研究生改革传统课堂的成果;下半年与高端实践基地联合举办“全真”课堂教学技能比赛。地点在实践基地,参赛者为基地相应年级学生,评委由基地的名师、骨干教师担任,点评嘉宾为“黄冈名师”。两场赛事明显提升了教育硕士教学技能,为选送教育硕士参加校外竞赛夯实了基础。

      每年表彰一批优秀硕士生导师

      学校出台了《黄冈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管理办法》和《黄冈师范学院教学质量奖奖励办法》等文件,每年进行评选和表彰,分别设立教学卓越奖1人,教学杰出奖2人,教书育人奖3人,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3人。此举有力激发了广大导师和任课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硕士培养工作。

      每年评选一批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基地是教育硕士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深入了解基础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出台了《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每年依据文件要求对学院和学校两级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进行考核评比,评出前10%为示范基地,给予建设经费奖励,学院建设的示范基地可以直接晋升为学校高端实践基地,学校示范基地优先推荐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省级研究生工作站验收“优秀”优先推荐为“全国示范基地”。

      每年奖励一批高水平研究生学术(位)论文

      学校通过与校友合作设立定向捐赠奖学金,对于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的学术论文和年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给予专项奖励,符合学校科研成果奖励政策的同时享受学校的科研奖励。

    教育硕士“黄冈”品牌悄然形成

      “黄冈”品牌教育硕士严格依据教育硕士教指委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质量逐步提升,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教指委组织的“特需项目”合格验收,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接受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全部合格,没有发现任何学术不端现象。

      教学竞赛获奖丰硕

      学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参加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技能大赛,先后获全国性奖励49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3项、优秀教学设计奖5项,优秀组织奖3项,获奖学生达到总人数的1/4。2017级教育硕士张钰婕作为华中地区的代表,赴美国参加芝加哥“首届国际音乐大赛暨国际音乐节”,获得声乐组第二名以及最佳喜剧咏叹调表演奖。

      学术水平稳步提升

      在导师的带领下,教育硕士研究生“零基础”起步,经历了课程论文的系列训练后,锻炼了科研思维、培养了学术兴趣,陆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从最初的人均0.8篇提升到2.65篇。2019届毕业生杨洒,荣获湖北省第五届“长江学子”创新奖,学习期间共发表2篇英文CPCI文章,4篇省级期刊论文和2篇会议论文,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成功申请了“网上购物系统v1.0”“乐学C语言APP”两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教学成果饮誉湖北

      学校“全程教育临床模式培养卓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教学成果奖的角逐,其主要内容被写入“湖北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五教五学’培养教育硕士行动研究”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对于培养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学生就业优质率高

      学校教育硕士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9年达到100%。超过50%的毕业生在各公办中小学任教,绝大多数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的各类教学奖励超百项,有6位学生毕业当年考取博士研究生。

      办学声誉逐年提升

      学校教育硕士深度对接黄冈基础教育,黄冈所属重点中学、示范中学均为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高端实践基地,实现了“教育硕士实践基地、校外导师遴选基地、教育研究合作基地、教学成果奖培育基地、优质就业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于一体,赢得了基础教育界的普遍好评,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考生报考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 2020年学校教育硕士报考人数较上年增长72%。

      黄冈师范学院注重质量发展,始终坚持“源于师范、兴于师范、强于师范”的理念,教育硕士“黄冈”品牌必将越擦越亮!

      (彭锦 夏庆利 胡世刚)

      (广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