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昌12月16日电(记者章文 通讯员邓孟)1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配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在中圆地球轨道上规划的24颗卫星已全部到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告诉记者,此次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
杨长风介绍,自2017年11月5日首次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以来,北斗系统在两年时间里实现18次30颗卫星发射连战连捷,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
在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中国北斗独树一帜,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介绍,本次发射的双星,也就是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卫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MEO卫星的轨道高度大概是在2万公里左右,轨道周期是12个小时左右,和地球自转周期不同步。”王平说,从地面上看,由西向东不断地运动覆盖全球。要想提供全球导航服务,主要是依靠MEO卫星。
从跟随到并肩再到引领超越,中国用20多年时间建成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运行、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杨长风表示,如今北斗正面向国际走出去,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积极加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国际卫星搜救等国际组织,全面按照国际标准推进实施,为世界各国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据了解,目前北斗三号工程建设已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计划将在2020年6月前发射两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为全球提供更优质服务;同时,也启动了北斗系统接续发展的总体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计划于2035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