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补短板 强师资 提质量

    ——四川基础教育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6日 08版)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基础教育在校生达到1316万余人,居全国第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4.64%、义务教育巩固率94.5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71%,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94%、0.37%和2.71%,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以来,四川省围绕公平和质量两大主题,坚持普及和普惠并重、公平和质量并举,全力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推动基础教育实现了从追求外延“面子”到讲求内涵“里子”的历史性转变。

    普及和普惠并重

      冬日的暖阳下,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阿尔乡眉山村幼教点的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他们的笑脸像阳光一样灿烂。

      眉山村幼教点是四川省近5000个“一村一幼”教学点中的一个。近年来,四川在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儿教学点,实现了村级学前教育全覆盖,彻底解决了没有幼儿园可上的难题,目前在园幼儿已达20万人。四川还实施了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计划。这两个计划,使得四川民族地区的适龄孩子,都可以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15年的免费教育。

      近年来,四川省把发展基础教育作为改善民生、保障公平的重要抓手,基础教育普及和普惠水平都大幅提升。在相关部门推进实施的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四川新建、改扩建公办园4200多所,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1.8%;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园5425所,普惠性民办在园幼儿占民办在园幼儿总数的51.2%。2018年,全省幼儿园教职工、专任教师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13万人、7.2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高中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9.92%。

      四川着力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强力推进控辍保学,按照“有效减少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失学辍学,逐步把辍学率降到最低水平”的总体要求,在深入落实“五长”责任制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户籍与学籍系统定期比对、信息化系统动态监控、分类复学、暗访督导、第一校长”等五项制度,坚持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全省失辍学劝返复学完成90%以上,小学入学率达99.78%,初中入学率达99.45%。

      在义务教育阶段,四川已全面实现免费教育。四川全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600元、初中不低于800元标准。全省82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做到“应免尽免”;其中11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补助,做到“应补尽补”。

    公平和质量并举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关第四完全小学地处被誉为“世界高城”的藏区高原,一直存在高寒缺氧、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和季节性学生流失等诸多问题。

      为破除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瓶颈,经过近几年来的持续投入,现在学校的教学楼内科学实验室、美术室、舞蹈室、琴房一应俱全,每间教室都安装有取暖、多媒体设备。

      在四川偏远地区,像理塘县的小学一样实现现代化、标准化的学校还有很多。四川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全面改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一系列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的教育重大建设项目,全面改善偏远地区办学条件。

      据统计,从2013至2018年,四川累计投入资金274亿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校舍面积由8.30平方米增加到10.15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由6.08平方米增加到8.81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由1013元增加到2308元。全省183个县(市、区)已累计有178个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标准。四川累计统筹投入中央和省奖补资金26亿元,已基本消除超大班额。

      四川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加速共享优质资源。教育信息化体系加快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91.6%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注册使用网络学习空间,23.62万名中小学教师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25.74万节次,遴选320堂特色示范课堂;“优帮差”、“城带农”、集团化办学模式逐步建立完善;推进“县管校聘”,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大力实施“公费师范生计划”“特岗计划”等,从2016年起每年为143个艰苦边远地区县免费定向培养3000名紧缺学科教师。

      四川是西部教育大省,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地方特别是广大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互联网+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十分明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迫切需要。基于上述背景,四川省教育厅于2018年底启动“四川云教”平台建设,同时遴选了15所省一级示范高中、100余所接收学校开展常态录播基础环境建设。“四川云教”平台是在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建设的“多对众多、一屏三画面、可多样选择”的全公益性优质课堂教学直播平台,现已实现首批125所联盟学校“班对班”模式的远程直播教学、互动教研、课堂回放、资源点播等功能。借助“四川云教”平台,四川省每天都有近10000名学生共享优质资源,近2000余名教师实时跟学成长。下一步,“四川云教”还将遴选一批优质初中、小学、幼儿园,作为直播、录播、观摩课堂学校,为边远、贫困、薄弱学校的师生提供更多免费公益服务,这意味着四川省将有更多的孩子可以在同一片教育“云”下,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急难愁盼”加快化解

      四川的学生家长普遍感到,很多难点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孩子教育的烦心事越来越少了——四川出台中小学减负“十严十不准”,通过学校和老师教学减负、考试评价减负、家长和社会减负、治理培训机构和竞赛校外减负,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出台专门政策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解决课后三点半难题;坚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划片招生、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推动“择校热”变“择校难”;全面规范进校园活动,省级布置开展的进校园活动仅保留3项,要求市级及以下不得超过3项,并建立规范审核长效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负担;坚持“两为主”,统筹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

      近年来,四川基础教育战线聚焦重点,稳步推进基础教育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川大力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行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2年免费教育,全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四川积极推进高中普及攻坚,普遍将50%以上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至区域内初中,提前实现普及目标,高中阶段教育迈入基本普及阶段;建成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97所,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32所,普通高中人才培养、课程改革、考试招生改革持续深化。

      四川系统谋划准备高考综合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指导意见》,推动实施教师队伍保障、办学基础条件攻坚、高中大班额化解、考试安全保障条件建设等四个工程。

      下一步,四川将围绕着力构筑新时代四川教育“鼎兴之路”,继续健全落实立德树人长效机制;抢抓多重叠加的政策机遇,补齐城镇学位紧缺、优质教育失衡两大短板;聚焦热点难点,推进贫困地区“控辍保学”攻坚、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攻坚、高中阶段普及攻坚;着力全面提质,实施基础教育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基础教育信息化引领工程,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数据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广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