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打击侵权假冒 保护知识产权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5日 02版)

        【诚信建设万里行】

        11月6日,作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配套现场活动之一,以“创新保护发展共赢”为主题的打击侵权假冒国际合作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国主动参与构建全球治理新格局,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根据此前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年共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7.7万件,同比增长15.9%;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1万件,案值5.5亿元;查处侵犯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外国商标注册人权益案件6000余件,案值1.51亿元,同比增长50.1%。

        这只是我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侵权假冒打击力度,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执法,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专项整治重点发力。来自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9万件。中央宣传部开展“秋风2019”专项行动,收缴侵权盗版出版物149万件。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检查企业37.3万个。海关总署开展“龙腾”行动,采取28项具体措施,精准发力打击侵权假冒。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查处案件2.1万件。药监局开展芬太尼类药品专项检查和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检查企业和医疗机构25万家次。

        法律法规更趋完善。今年1月1日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责任作出明确规定。11月1日实施的新《商标法》大幅提高商标侵权的赔偿数额。10月22日颁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

        司法保护持续加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破获案件1.3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万余名。最高人民法院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全国法院共受理侵权假冒伪劣犯罪一审案件1.1万件,审结8300多件,与去年相比大幅上升。检察机关发挥批捕起诉、立案监督职能,批准逮捕侵权假冒案件6000多件、1万余人,提起公诉8600多件、1.6万余人。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位列第14,比上年提升了3个位次。在成效显著的同时,打击侵权假冒也面临一些难题:跨境犯罪日益增多,侵权假冒商品跨境流动呈上升趋势;治理难度不断加大,线上线下一体化、违法行为组织化等特点,对传统执法构成严峻挑战。

        对此,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强化统筹协调,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城乡全区域、进出口全链条、生产消费全环节、全国“一盘棋”的治理格局。持续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开展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打假,强化刑事打击与司法保护,推动信息公开与联合惩戒,让严重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