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82年前,南京城破,30万同胞惨遭杀戮,血腥屠杀震惊世界。82年后,我们第六次以国家的名义,缅怀同胞先烈,祈愿和平永驻。
以国之名 祭奠亡灵
昨晨的南京,寒风凛冽,纪念馆的四周竖起了“国家公祭”的条幅,黑底白字,格外醒目。
上午8时整,纪念馆举行下半旗仪式。飘扬的五星红旗,为在82年前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30万冤魂而半垂,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和民族英雄。
10时1分,凄厉低沉的防空警报声划破南京上空,整座城市都静止了。这一分钟,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这一分钟,行人停下脚步低头默哀;这一分钟,悲恸弥新。
默哀毕。在低回空灵的《安魂曲》中,16名礼兵抬起8个巨大的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安放在“灾难墙”前。
这一刻,82年的伤痛再次袭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进行长达40多天的杀戮,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毁灭于侵略者的屠刀之下。现年92岁的幸存者李长富目睹南京大屠杀时期国破家亡的场景,谈起当年遇难的同胞和家人,他忍不住流下泪水。“那段历史我永远忘不了。”李长富哽咽道。
“1994年,南京各界人士在12月13日首次公开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就是希望能够建构和加深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道。
国旗半垂,警报刺耳。哀乐低沉,花圈肃穆。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以史为鉴 凝聚心愿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10时18分许,稚气未脱却又铿锵有力的朗读声响彻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上,82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
崔自鑫是领诵成员之一,他出生于2002年12月13日。谈到朗诵《和平宣言》,他说:“这是南京孩子的使命担当。作为青少年,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2014年12月13日,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被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用来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以及其他被日军残忍杀害的死难者们。“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鼎上的160字铭文记叙了南京大屠杀史实。
今年,“周万荣”被镌刻在万人坑前遇难者名单墙上,成为“哭墙”上的第10665个名字。“丫头,快带小妹回去吧。”周万荣的女儿陶秀荣告诉记者,这是父亲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没想到这一句竟是永别,我永远也忘不了父亲扭头对我说话的那一幕。”
今年,又有13位幸存者永远离开,没能见证第六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只剩78人。时光无情流逝,幸存者不断离去,但是关于那场悲剧的悼念未尝间断,关于那场悲剧的民族记忆越发清晰。
汉中门丛葬地、仙鹤门纪念地、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这一天,南京的街头巷尾,各处丛葬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举行了悼念活动,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共襄和平 矢志复兴
10时20分许,“哐—哐—哐”,和平的钟声在公祭广场回荡。每一声钟鸣,似乎都在告诉在场的人们要铭记历史。与此同时,寄托着人们对遇难同胞无限哀思和渴望和平的3000羽和平鸽振翅翱翔。
和平,是经历过苦难的幸存者们最朴实的愿望。“我活到现在,只愿世世代代永远和平。”每年,夏淑琴都会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参加公祭仪式,每一次,她都会强调对和平的期望。
和平,也是南京这座城市用血泪浇灌而成的花朵。以国家公祭为统揽,南京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和平主题活动。2017年9月,南京成为中国首座、世界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
“青年强则中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站在大学生方阵中,河海大学学生孙晓一告诉记者。
夜幕初降,入夜的南京寒气刺骨。纪念馆祭场里的长明火仍在燃烧,1213盏烛光陆续点亮,照亮了凄冷的冬夜……近300名青少年、僧侣和国际友人手托蜡烛,为30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守灵暨烛光祭活动。
夜晚风大,大家都小心地用手护住烛光,不让夜风将火吹灭。伴随着僧侣们的诵经声,遥寄哀思,祈愿和平。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