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乐见方言进课堂

    作者:李咏瑾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2日 02版)

        【文化评析】

        “‘打个嚯嗨吃嘎嘎,不是我牙尖。’川渝盆地以外的朋友们如果能看懂这句话,那算你‘行实’。”这句“四川味”十足的话,正是成都天府新区航空职业学院开设的选修课“四川方言”的开场白。据报道,为帮助非川籍学子尽快融入本地环境,该校特意开设了四川方言课,这门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在全国尚属首次。消息一出,“方言课”就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不少网友建议,东北话、江浙话也应该在课堂上“拥有姓名”。

        四川方言,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在历史的绵延发展中,四川方言不但承载了蜀地悠久的文明,寄寓了川渝人深厚的人文情愫,还保存着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中许多珍贵的“活化石”,如出自《太平御览》中的“胡豆”等,至今活跃在人们的口语表达中。

        遗憾的是,尽管四川通常被认为是方言较为强势的地区,但也面临着式微的困境。现在很多年轻人已无法熟练掌握四川话丰富的词语、短语及句式。四川话中由中上古巴蜀语直接发展而来的岷江话(又称岷江小片),由于受到相对强势的成渝方言和普通话的双重影响,处境更加危急。

        保存文化的多样性范本,重要且紧迫。如果四川话式微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势必会使以其为根基和载体的巴蜀文化,如川剧、相书、竹琴、金钱板等遭受严重冲击,甚至消亡;在全国范围内来说,其他地区也存在同样不容乐观的情况。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种语言的发展迭代现象;从更深层次思考,这种现象若持续加剧,将挤压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也是近年来学术界保护方言的呼声不绝背后的深层忧思所在。

        保护方言,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斋里、纸面上。要让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复苏,必须注重方言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需要当地人特别是年青一代乐于开口,惯于运用,才能让方言拥有传承不绝的长久生命力。从成都天府新区航空职业学院开设四川方言课程的试水之举,到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开设古佤语课程,这些实践性探索都是推进区域文化保护传承的有益尝试。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让方言活起来、传下去,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不仅是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方言学习的重视和投入,语言学、社会学的专家学者也应加大对方言的进一步研究等。唯有如此,或许才能按下方言流失的“慢速键”。

        (作者:李咏瑾,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