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凝聚发展中国家人权共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自“2019·南南人权论坛”的声音

    作者:本报记者 张斐晔 蔺紫鸥 本报见习记者 杨逸夫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2日 12版)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也是《世界人权宣言》发表第71个纪念日。10日至11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举办的“2019·南南人权论坛”在京举办,来自80多个国家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专家学者、驻华使节等300余人出席。与会中外嘉宾围绕“文明多样性与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取得共识。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南南人权论坛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和人权进步的重要平台,称赞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更为全球人权治理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提供了可行的中国方案。

    中国成就为世界人权事业提供有益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其中就包含了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世界人权事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认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的典型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人权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明年中国将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同时,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阻力,常常直面西方一些国家蛮横无理的指责。因此,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不仅可以相互借鉴,也可以相互理解。

        “中国的人权道路选择非常独特。”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委员阿斯兰·阿巴希泽认可中国道路,并表示中国在联合国事务尤其是涉及人权的各项议题上非常活跃,在改善国民社会生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全民教育的目标,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国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帮助。他期待中国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出色表现。

        西藏作为中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摆脱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其最重要的人权议题。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研究员格桑卓玛介绍,西藏最后19个贫困县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目前西藏正处于历史上脱贫人数最多、减贫幅度最大的时期,西藏也将同全国一道实现共同脱贫。通过大力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建立公平的社保体系,因地制宜地实行易地搬迁政策等措施,贫困人口参与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残障人士的人权保障状况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残障人士受教育权的保障状况堪称国家人权状况的晴雨表,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尺。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刘璞表示,中国作为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事业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截至2018年,中国特殊教育在校生数量达到66.59万人,目前视力、听力、智力障碍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权

        正如第一届南南人权论坛通过的2017年《北京宣言》所指出的那样,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当前,世界已总体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仍有很多发展中国家人民连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得不到满足。实现发展权就是要让各国人民平等地参与世界的发展,全面享有发展的成果。

        尽管面临挑战与困难,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追求符合自身国情的人权。多哥人权委员会主席纳科帕·波洛表示,多哥一直在为争取更有效的人权而努力,目标是从结构上改变经济,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并促进社会福祉。莫桑比克希萨诺基金会执行主任、前外长莱昂纳多·桑多斯·西芒表示,当下南部国家贫困程度在不断降低,人们越来越多地享有医疗、教育、清洁水资源、住房和营养等基本的服务以及政治和公民权利,这是值得赞扬和高兴的。

        “正如许多国际人权文书所规定的,发展与人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民充分享有各项人权的基础,而人权的保障也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政策及本身的实现,就意味着各个国家人权的进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咨委会专家刘昕生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来实现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为人权的享有创造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赞比亚穆隆谷希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迈克尔·恩琼加·穆里基塔表示,众多非洲国家是“一带一路”的参与国,而且在和中国的接触和合作中受益良多。包括坦赞铁路在内的很多基础设施项目是在中国支持和援助下建立的,极大促进了中国和非洲,以及非洲各国的联通和合作。

    自主选择、和平合作的全球人权治理方向

        交流合作而非指手画脚,这是与会代表们对于完善全球治理方向的共同心声。嘉宾们认为,每个国家因其文明多样性,都应当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西方国家没有资格说三道四,更何况西方本身在人权问题上奉行的双重标准已经给诸多国家带来了人权灾难。

        “各个国家对人权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乍得司法和人权事务部人权司司长阿卜杜勒-纳赛尔·穆罕默德·阿里·加尔博阿在论坛上表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正是基于不同国家的民族状况、国家文化来阐释各自的人权概念,“我希望通过像此次论坛这样的机会来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有个人去水井打水,发现月亮掉井里了,想方设法却无法捞上来,抬头看到月亮高高挂在天上,井里的不过是影子。但他回到村里却告诉人们是他把月亮放回了原位。”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跨文化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汤姆·茨瓦特以这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一些发达国家政客的批评,“他们说是他们将人权带给了世界,然而人权的概念在世界各地古已有之”。茨瓦特说,当今南方国家的声音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不是把一个国家的利益或看法强加给其他国家,而是一个非常真诚的、非常远大的认识”。他认为,在人权的全球治理中也是如此,应该考虑各个国家不同的发展条件,强调尊重和平等,不应该基于不同而产生傲慢、偏见,对他国不足之处指手画脚。

        “文明的多元性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建立一个全球多边的人权机制,文明的多样性必须要得到承认,并且加深各种文明的对话。”叙利亚总统政治与新闻顾问夏班的助手拉格哈德·阿尔玛洛斯说,西方对于人权的定义仿佛成了普遍的定义,更是想要把这些定义施加到所有的文明上面。“西方对于是否违反人权的定义完全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甚至不惜用这个理由去保护叙利亚的恐怖分子,这都严重伤害了叙利亚的经济和叙利亚人民。”

        “我们在委内瑞拉也看到人权被西方当作一个工具。”委内瑞拉外交部多边事务部国际人权事务办公室官员娜塔莉·卡罗琳娜·贝里奥斯·马雷罗也认为某些西方国家关于人权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真正为那个国家的需要考虑,只是借此掩盖它们自己的利益。“每一个国家的特点,每一个国家发展的状况,是建立人权目标的基石,一国的人民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追求的人权,也只有互相尊重各国选择的道路才能真正和平相处。”

        和平合作、对话交流、共享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与实践。塞拉利昂人权委员会主席达内马就非洲新设立的人权法庭举例,表示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开始采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运用国际法等工具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在人权的框架内,如何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来引领改革,以此增强凝聚力,增强共识和互信,保障各国人民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联合国人权大会早已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决议。对此,几内亚人权事务专家、地矿部办公厅主任艾哈迈德·塞古·凯塔认为,这意味着不同价值观、不同文明的世界各国都要互相尊重,以磋商解决争端,共同推进人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友谊,强调合作,强调互利,我想所有的国家都应该支持这个理念,它将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本报北京12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张斐晔 蔺紫鸥 见习记者 杨逸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