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话】
数天前,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徐勇老师在北京办公室内突发心肌梗死,不幸去世。他的外套还搭在椅子上,令人唏嘘不已。作为一位医药健康领域的媒体人,在为徐老师的离去惋惜哀痛的同时,我不禁想起亲历的几次急救经历。
2013年9月,一天午饭后,我在报社院子里遇到一位同事,感觉他面色不太好,据他说自己刚吃完饭,胃不舒服。过了一会儿,我路过那位同事的办公位,发现他脸色更黄了,精神更加萎靡不振。我问他感觉好点没,他说是老毛病反流性食管炎犯了。我伸手摸了摸他脉搏,细且快。再问症状,他说胸疼,具体也说不清。此时他已经坐在椅子上不想动,说话也没有力气。
我曾做过临床医生,意识到他的情况不是简单的消化道问题,得赶紧送医院。有同事打了120,但是北京的路况令人崩溃,救护车堵在路上。时间就是生命。我马上打电话给社区卫生中心:“有个疑似心梗的病人,请马上带心电图仪和急救药物过来!”幸运的是,社区卫生中心和报社仅一墙之隔,医护人员非常负责任,几乎是跑着过来的,前后不过几分钟。
心电图结果显示是心梗,护士即刻输注急救药,症状得到控制。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救护车才到,这位同事被送到安贞医院,做了搭桥手术,转危为安。
这件事使我对心梗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从中获得的急救经验至少有三点:其一,心梗的症状多变,不能被患者的主观描述所误导。胃疼、牙疼、肩膀疼、腋窝疼、脖子疼、肚子疼、头疼,甚至左腿疼等,都可能是心梗。还有的情况是哪里都不疼,可能是无痛性心梗。其二,注意观察其他方面,比如脉搏、面色,是否出汗,全身感觉等,是否吸烟、肥胖、压力大等。其三,一旦确定是心梗,即刻进行抢救,每晚一分钟,就要以更多的心肌死亡为代价。别瞧不起小医院,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
2016年6月的一个清晨,在首都机场的摆渡车上,一位年轻女子突然晕厥倒地。幸运的是,当时奔赴延安做医疗援助的多位临床专家都在车上,经过及时心肺复苏,最终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患者生命。我就心源性猝死抢救和专家深入交流过,也对突发晕厥的鉴别和抢救进行过学习。突然晕厥可能是低血糖、低血压、癫痫发作、血管神经性反应、晕车等原因导致的,但是这一类晕厥随着身体放平,脑部供血恢复,患者会有缓解,心跳呼吸也不会完全消失。后来,我在地铁中遇到多个因为低血糖、低血压晕厥的,身体放平或者吃块糖,会慢慢缓过来,确实也验证了专家的话。也曾经遇到过一次心绞痛急性发作的老人,就赶紧让他静坐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对于心源性猝死,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今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我在北京潘家园附近遇到一位突然晕厥的老人。放平体位后,通过摸脉搏、试呼吸,基本判断为心源性猝死,马上就和一位路人轮流实施心肺复苏。幸运的是,经过我们的持续不断按压,最后老人心跳恢复了,家属赶来送医继续治疗。
后来有人问我:你做的心肺复苏是否规范,是否会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我带着这些问题请教临床专家,专家的意思是,心肺复苏不是必须要按压得多标准,主要是对心脏有效按摩,能够“唤醒”心脏,恢复跳动。面对比较瘦弱的老人、小朋友的时候,也要考虑力度适当,防止把肋骨按折了。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时间尤为关键。即使你做心肺复苏不是那么规范,但是有急救意识,能克服紧张胆怯,及时进行按压吹气就是成功的一半。退一步讲,不做旁观者,马上打急救电话、放平、保持气道通畅,都是值得肯定的。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Cardiol》2017年3月15日在线版有一组数据:目前中国的现场复苏实施率仅仅为4.5%,也就是说100个心搏骤停患者,仅不到5个人能接受现场复苏,而美国的数据为46.1%、加拿大是29%、瑞典是46%~73%、日本是32.2%。
我理解,之所以出现对比如此强烈的数据,并非中国人感情冷漠,而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不敢,不会,或者两者兼有,应该是根本原因。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心肺复苏培训来改变。
文至结尾,惊悉35岁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中奔跑倒地,经抢救不幸去世,医生诊断为心源性猝死……所有的抢救,都是在疾病发生后,而健康最重要防线掌握在自己手中。生命脆弱,需要悉心呵护。你,还在通宵加班吗?还在抽烟吗?还在每天喝酒应酬吗?还在过着好吃好喝好快活的日子吗?请停下来,听听你的心跳,是否还是那么清晰有力……
(作者:刘云涛,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