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7日 星期六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作者:谢青松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7日 11版)

        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儒家著名的“孔颜之乐”,其根本内涵就是接受当下、活在当下。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他们不因为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己内心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恬淡自得的平静心态和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这是接受当下,安住当下的体现。儒家的“曾点之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是强调因时因地而制宜,随缘而安,自得其乐,任意逍遥,内心没有纠葛,显然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这意味着,“无为”就是放弃对当下的抗拒,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全心全意活在每一个片刻当中。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所谓“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指邻国的居民可以互相望见,鸡犬之声可以互相听见,但相互之间从出生到老死,也不相往来,这里描述的是一种“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的理想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不与当下抗争。《庄子·人间世》中的“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是强调此世,主张活在当下。此外,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状态,就是内心突破重重樊篱障碍,全然地安住当下,从而达致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金刚经》中也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意味着,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皆了不可得。过去的这一念心,如同梦境,已经烟消云散;未来的这一念心,尚未到来,仅仅只是头脑的幻想;现在的这一念心,亦如水中泡沫,当生即灭。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但不要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正如禅语所说的:“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五灯会元》)此时此刻,就是掌中之珠,过去或者将来,乃是天上之月。当我们执着于天上之月时,就会丢失手中的珍珠。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心”(“意识”)处在此时此地。《五灯会元》就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有一次,一位僧人请教大珠慧海禅师如何修行。禅师回答他:“饥来则食,困来即眠。”僧人感到很奇怪,于是又问禅师:“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世人每日都在做着这两件事,难道他们也都同您一样用功修行吗?禅师答:“不同。”僧人愈发疑惑不解。禅师于是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禅宗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学会安住当下,“饥来吃饭倦来眠”,而世人总有着百种须索、千般计较,食不甘味、辗转难眠,饱受焦虑忧郁之困扰。王阳明也多次告诫弟子思虑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王阳明还感慨道:“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传习录》)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处在忙乱之中,难以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在王阳明看来,“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故而,要通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

        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持警觉,活在当下,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作者:谢青松,系云南大学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