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5日 星期四

    盛锦云:做一个有“割股之心”的好医生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姚臻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5日 01版)

    盛锦云近照。华雪根摄/光明图片

        【光明访名家】  

        深秋的苏州,迎来银杏叶落的最美季节。古城区学士街头东侧,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景德路院区所在地。这所拥有60年历史的三甲儿童专科医院,每天的日门急诊量超6000人次。在医院的人群中,常常能看到一位扶着手推车行走的老太太,她虽然满头银发、步履缓慢,但只要与患者交谈起来,明亮的眼睛和干脆利落的谈吐,总能让人感到信赖和温暖。

        这位老太太是医院里的传奇人物:她是这所医院唯一以个人名字设有挂号窗口的医生,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她能用流利的英语向前来交流的外国专家详细介绍我国儿童哮喘诊治情况;她已85岁高龄,却60年如一日坚守在门诊一线,被称为“最美医生奶奶”。

        她就是我国儿童呼吸领域著名专家、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授盛锦云。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盛锦云荣获儿科医师最高奖项——“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荣誉称号。她就如明亮的银杏,温暖着数以万计的孩子和家长们的身心。

    立志为良医

        儿科为医家之最难,因患儿不能自述病情,又被称为“哑科”。盛锦云粗略估算,自己每个月平均诊治400个患儿,至今大约治疗了3万名哮喘儿童。“早年身体好的时候,一天100多个患者也是常事。”但即便如此,盛锦云依旧保持她的诊治风格,就是对每一位患儿做到“望闻问切”。

        “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病情,作为医生要靠经验来观察分析,去伪存真才能作出准确诊断。”出诊时,盛锦云首先会看患儿的神态,从眼睛、喉咙到手指等身体细微反应;还要闻体味,包括口腔、排泄物有无异味;再问家长病史,病程短按每天发展情况问,病程长则以症状变化情况来问;最后才用听诊器、压舌板等检查工具做鉴别诊断。

        立志学医的信念让盛锦云不畏艰苦。1954年,盛锦云在60比1的高考录取比例下脱颖而出,考取上海第一医学院。大学期间,她日夜苦读,取得了所有功课满分的好成绩。当时全国儿科医学事业开始大规模发展,鼓励优秀医学生参加儿科专业学习。想到祖国未来的发展,盛锦云义无反顾地报名儿科专业。她说:“是党和祖国培养了我,这份滴水之恩,定要涌泉相报。”

        1959年毕业后,盛锦云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工作。之后响应国家号召,又调入甘肃省酒泉总寨医院。8年的西北工作经历在盛锦云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更加坚定了当一名良医,为病人排忧解难的信念。

    做医生要有割股之心

        “我父亲常说,有割股之心的人才能当医生,如果为了病人能痊愈,你都愿意割下自己的肉来,这样的人才能当个好医生。”父亲的谆谆教诲深深影响着盛锦云,也成为她从医路上坚守的信条。

        在甘肃酒泉,一次傍晚时出诊,远处的一位老奶奶朝她大喊:“姑娘,你身后有‘虫’。”心里惦念患儿又没有当地生活经验的盛锦云并不理解这句善意的提醒。老奶奶见状只好叫来儿子,一路拿着铁锹护送盛锦云,这才把后面的两只恶狼赶走。得知这一切的盛锦云深受触动:“原来不只是我在治病救人,老乡也救了我,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

        怀揣这份感动,盛锦云又赶了十几里路来到患儿家中。此时孩子因为腹泻严重已经奄奄一息,小手也因为严重脱水失去弹性。奋力抢救了几个小时后,孩子终于转危为安。深夜里,周围的村民们口口相传:“盛医生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

        在盛锦云的执医生涯中,像这样从死神手中抢回的患儿生命不在少数。

        寒来暑往,盛锦云65岁退休后,却一直没有离开门诊一线,其间两次骨折也没能阻止她重回诊室。因为再次摔跤,盛锦云的行动更加不便,只能靠手扶推车缓慢行走。有时候夜里,膝盖骨疼得她睡不着,但是一早还是坚持出门坐诊。

        最近一段时间,盛锦云每天清晨6点多就要出门去做腿部骨折后的康复理疗。为了节省时间,她常常是带上早餐在途中简单解决。理疗一结束,又接着继续出诊。天气凉了,她会把听诊器焐暖和再放到孩子胸口,检查结束还帮孩子整理好衣服。前来就诊的患儿多数都是由她诊治的“老病号”,家长们说,有了盛教授,孩子就有了安全感。面对大老远赶来的新病人,盛锦云不管多晚多累也不忍拒绝。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当看到一位家长带着6岁患儿、坐车5小时赶来时,盛锦云再次加号,直到接诊完最后一名患儿才回家。

        “当年农民救了我,我救了村民的孩子,我们骨肉相连,谁都离不了谁,这就是医生和病人之间,如亲人一般不能割断的联系。”盛锦云说。

    为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奔波

        盛锦云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少有的“倔强”。以前,大众对哮喘的知晓率不高,哮喘的治疗不规范,哮喘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盛锦云坚定信心:“一定要努力把孩子治好,治好一个算一个。”

        1982年,盛锦云开始对小儿哮喘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参加并完成了全国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研。在研究国内外临床资料后,盛锦云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始推广哮喘诊治的标准化方案,并组建成立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哮喘中心。

        盛锦云介绍,国外哮喘儿童的发病率很高,2015年以前,100个孩子里有33个哮喘,但是死亡率只有0.4‰;而我们国家哮喘儿童的发病率很低,100个孩子只有5个,死亡率却是36.7‰,这样的严峻现实让她感到很焦虑。

        近年来,盛锦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科普宣传上,甚至开起了儿童哮喘科普的网络直播。整整20章有关哮喘规范治疗的内容,让很多网友听后表示“条理清楚、信息量大,都是解决问题的实招”。对于这样的方式,盛锦云也显得兴致勃勃:“门诊看病毕竟数量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讲得特别细致到位,利用网络普及医学知识是个很好的传播途径,还可以在线解答问题,效率高了很多。”

        谈起刚获得的“儿科终身成就医师”奖,盛锦云坦言很欣慰:“现在呼吸科的队伍很好,医院有一大批的骨干,他们都能挑起重担。”事实上,盛锦云培养的优秀人才,如今大多已是各地儿科医院的行家里手。

        在盛锦云家中的墙上,挂着一张老伴在她半夜书写讲稿时抓拍的工作照。老伴心疼盛锦云的身体太劳累,儿女们劝导妈妈在家怡享晚年,盛锦云却干脆地说:“虽然我跟孩子们打交道了60年,但仍旧舍不得离开他们。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是选择当一名儿科医生。”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姚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