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
54岁的廖理纯,自称是“种树的”。他曾是一名企业家,企业年销售额达数亿元。自2011年起,他“弃商从树”,全身心投入公益绿化事业。9年来,每年4月初至11月中旬,每周至少一次,廖理纯带领志愿者唱着《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从北京前往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或河北张北去植树。
目前,廖理纯已组织1.3万余人次、380多批植树活动,种下了130万余株树苗。每年志愿者交通食宿费几十万元,买树苗和基地建设及当地用工近100万元,团队工作人员薪酬和费用支出近100万元,费用都是廖理纯自掏腰包。他说:“我是个崇尚节俭的人,如果我能活到北京人均寿命,能花的钱也算得过来。余下的钱都可以用来做公益。”
“种树,我真心觉得快乐”
廖理纯义无反顾地组织志愿者植树,源于他对生命意义的认识。2004年,在他快40岁时,一个风华正茂的同学突然去世。回家后,廖理纯开始认真思考,人该如何活着。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廖理纯参加了一次对内蒙古生态的考察,看到那里严峻的荒漠化状况,他很忧心。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对十几年前北京沙尘暴的情景记忆犹新。从此,他的心里埋下了种树治沙的种子。2005年,廖理纯开始义务种树,后来专职种树,把种树当作内心深处的一种追求与坚持。
在种树过程中,有人嘲笑他,你能种多少树?还有人说种树是在破坏沙漠、种树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这些质疑没有击退廖理纯,他专门写了一本书《对抗沙漠化》,呼吁大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也有人问廖理纯:“你这么奔波劳碌,一分钱不挣,每年还要往里搭上两百多万元,树长大了,你又捐给了当地,到底为什么?”他说,为的就是一份幸福感,“种树,我真心觉得快乐”。
脚踏实地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
曾经有位大学生志愿者跟他说:“你现在种树种得这么有影响力,是因为你之前是企业家,有钱。我没有钱,做不了什么。”廖理纯耐心地对这位学生说:“钱和公益是两回事。你每天出门拿一个袋子,看到垃圾就捡起来,捡一天、捡一年、捡四年,你看看毕业的时候,周围的人会不会对你充满尊重。这需要花钱吗?不需要。力所能及地用心去做些事情,同样是做公益。”
廖理纯获得了很多荣誉,比如“时代楷模”、“北京榜样”、“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等。一开始种树时,他根本没想过这些。“我只是为国家和社会尽了一点自己的本分,却得到如此礼遇,还受邀到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典。”廖理纯感慨地说,踏实的付出和奉献,全社会都看得见。
他欣喜地看到,现在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绿水青山得到更好的守护。“如果有一天,不需要我种树了,我再看看有没有别的事情需要我去做。”他说,与其终日冥想人生的意义,不如脚踏实地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本报记者 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