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生猪稳产保供给牵动社会关注目光。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了17项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这些政策效果如何?我国生猪产能何时能够恢复?非洲猪瘟防控疫情如何?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深度解析了我国生猪生产面临的焦点问题。
四方面因素显示生猪生产积极向好
在河南省鹿邑县贾滩镇德杰牧业养殖场区内,100多头能繁母猪膘肥体壮,1000多头育肥猪互相争夺食物,正在打理圈舍的马万明高兴地说:“场里马上又有五六百头猪出栏了。”德杰牧业负责人马德杰介绍,去年公司能繁母猪缩减至56头,育肥猪缩减至400多头,现在能繁母猪增加至115头,育肥猪增加至1100多头。
“我县连续8年是生猪调拨大县,即将出台《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若干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鹿邑县县长李刚告诉记者。
面对生猪产能下滑问题,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打出政策“组合拳”——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增7亿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019年上半年中央财政非洲猪瘟扑杀补助经费2.2亿元、第二批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以及2019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投资3亿元已下达各地。
杨振海说,随着扶持生猪生产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实落地,加上市场行情看好,养殖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10月份生猪生产主要指标都出现了积极变化。
杨振海分析说,积极变化主要有四方面表现:一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10月份,能繁母猪环比增长0.6%,这是自去年4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首次增长;二是全国规模养猪场生产持续较快恢复,10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5%;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7%,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三是全国生猪存栏降幅进一步收窄,10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降幅0.6%,与8月份、9月份相比,分别收窄了9.2和2.4个百分点;四是全国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生猪恢复比较快,西南、华南地区产能下滑也趋缓,“从这些积极因素判断,当前全国生猪产能下滑已基本见底,年底前存栏有望止降回升”。
力争明年底生猪存栏恢复到常年的80%
面对生猪生产供给形势,消费者十分关注,元旦和春节假期生猪猪肉价格是否会有新一轮上涨,猪肉供给量将呈何走势?
“近期生猪价格较好,很多养殖户养大猪、留母猪,现在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要增加15公斤的肉产量,也就是说即使在出栏同样数量生猪的情况下,这两个月上市的猪肉量还是有所增加的。”杨振海说,进口方面,前三季度进口猪肉132.57万吨,增幅超过40%,第四季度进口量可能还会增加,这将缓解猪肉供应压力。综合上述情况,从供求角度分析,是不支持生猪价格高价位持续运行的。
“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止降回升,照此趋势发展,在疫情防控持续推进、形势总体稳定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生猪生产将进一步好转,但是市场供应明显增加可能还要到明年下半年。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明年底生猪存栏基本恢复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杨振海说。
今年以来,肉禽生产增势迅猛,禽蛋和牛羊肉均不同程度增长,市场供应充裕。禽肉大幅增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猪肉供应的缺口,有利于增加元旦春节期间肉蛋等“菜篮子”产品的供给。
多措并举防控非洲猪瘟疫情
每年秋冬季是动物传染病高发季节,进入冬季以来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如何?未来防控形势是否会更加严峻?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全国共报告发生160起非洲猪瘟疫情,扑杀生猪119.3万头,全国还有两个省3起疫情目前还没有解除封锁,其余的29个省份疫区已解除封锁。
“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们国家形成比较大的污染面,预计后期仍将呈点状发生。随着气温持续下降、各地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年底生猪调运增多,疫情发生风险也会增高。”杨振海坦言。
针对非洲猪瘟防控形势,近期农业农村部在持续强化监测、排查、报告、处置等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各地开展了“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开展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检查,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有关省开展督导,采取多项措施,落实各方责任,全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针对市场关注的非洲猪瘟疫苗问题,杨振海回应,中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支持、鼓励所有合法合规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的研究工作。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各研究单位进展不一,进度最快的也还处于临床前研究和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阶段,都没有向农业农村部提出开展临床试验申请。”杨振海说,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谓“非洲猪瘟中试苗、自家苗、进口苗”都是非法疫苗,都要严厉打击。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非洲猪瘟中试苗、自家苗、走私苗”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对相关违法行为,畜牧兽医部门将坚决从重从快惩处,依法顶格处罚。
(本报记者 李慧)